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牙牙學說外國語

劉惠苓
user

劉惠苓

1986-09-01

瀏覽數 12,150+

牙牙學說外國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6 / 9月號雜誌 第003期遠見雜誌

三歲的布雷恩.黃是住在紐約的華裔孩子,和大部份的三歲孩子一樣,他還不識字,不會數媽媽皮包裏的錢,也說不出晚餐的湯裏放了什麼東西;但他聽了別人用中國話說的故事,卻會咯咯大笑;也能用英文熟練地從一數到二十,甚至還會用台灣話說:「湯太燙了!」

在美國,像布雷恩一樣同時學習兩、三種語言的學齡前兒童,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因為許多專家和父母發現,學習外國語言可以刺激兒童心智的發展。最近的研究顯示,懂得兩種語言的小孩,比只懂一種語言的孩子更富想像力和抽象概念,他們的思考也較有彈性。

訓練班供不應求

根據華盛頓特區應用語言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統計,針對六歲以下兒童而設立的語言訓練班,目前美國至少有一千兩百個,但仍然供不應求。

在密爾瓦基有三所學校為四歲的小孩開設法語、德語及西班牙語等課程。華盛頓國際學校幼稚園及托兒所的西班牙語、法語班申請入學的人數,在過去一年內就增加了一倍。

語言學家指出,四年以前,市面上找不到任何書籍可以告訴父母如何以兩種語言教育孩子,現在這種書已超過二十本。

華盛頓國際學校較長表示,父母希望孩子學外語最普遍的原因是,「世界越來越小,而且美國已逐漸瞭解到不能再孤立下去」。

一些父母說,他們對自已沒有學過外語深感遺憾。另一些移民來美的父母則希望孩子能分享家族的傳統。然而許多父母邦把孩子送去學和他們傳統無關的語言。舊金山一個日語訓練班裏,七十個學前兒童中,將近一半不是日本人;而華僑國際學校的學生,也有四分之一以上不是華裔人士。這所學校的一位黑人母親說,她希望她的小孩「能夠說世界上最多人說的語言。」

有益於閱讀及語言運用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一位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也著書強調,會說兩種語言的學齡前兒童,在學習閱讀上進步較快。他解釋,閱讀所需的技巧和學說兩種方言的方法相似。當孩子學到兩種不同的聲音代表同一事物時,他便更能理解文字原也是事物的一種象徵。

多年來,父母一直心同時學兩種語言會使孩子混淆不清,然而專家卻發現,生長在使用雙語家庭的孩子,雖然說話開始較晚,但一旦他們開口說話,就比其他人更瞭解運用語言的方式。

能說兩種語言的小孩,常把語言混合使用,有些人誤以為這是混淆不清的現象。但現在的研究則指出,他們是用一種語言的用字來支持或強調另一種語言,「他們懂得利用語言的豐富性,」一位心理學家說。

雖然教育家鼓勵小孩學兩種語言,他們仍警告父母,不要期望小孩在短時間內能毫無困難地學好外語。一些研究也證實,兒童並不能如海綿般吸收語言。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凱薩琳.史諾(Catherine Snow)發現,如果大人和小孩在相同的情境下學習外語,大人會學得比較快。她說,大人比較能瞭解語言的運用,也會使用技巧記住單字和文法。

越早學越好

一些教師指出,小孩學習外語的好處是,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不會因發音奇怪或不標準而裹足不前;他們越早接受這方面的訓練,越可能說得和母語一樣地好。

唯一的缺點是,有些小孩因為和同伴說的語言不同,常會遭到嘲笑,而且和以此外語為母語的小孩在一起上課時,他們也可能因這些小孩措辭流利而倍感威脅。一些小孩甚至因而拒絕學外國語,因為他們不希望與眾不同。

專家也指出,即使小孩半途停止學習外國語言,但早期的訓練對他日後再學外語,仍有相當的助益。

(取材自U.S. News & World Report)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