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美商好市多(Costco)聯名卡即將到期前,一定會傳出「搶親」事件。果然,國泰世華聯名卡2023年8月才到期,就傳出富邦以12億權利金取得發卡資格。雖然三方都不願意證實,但大勢底定。外界很狐疑,以國泰金控的雄厚財力,迎娶好市多「聯名卡」的12億聘金,不過是小菜一碟,為何沒有極力想繼續聯姻?
相比2013年好市多聯名卡的競標,這次的搶親行動,似乎沒有瀰漫濃濃煙硝味。
眾所皆知,台灣人口少,信用卡競爭異常激烈。各家銀行都在搶發卡量,但發卡量只是面子問題而已,真正的裡子是有效發卡數(6個月內有刷卡紀錄)。
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信託確實是發卡大王(832萬5624張卡),國泰世華位居第二(789萬2953張卡),但有效發卡量,國泰世華(557萬餘張)卻比中國信託多出38萬7192張。(見圖表)。
這次,富邦搶親「好市多」成功,假設250萬張全數轉換成有效卡,加計自家的有效卡量,共564萬餘張,確實是如虎添翼,將比現在的國泰世華多出七萬張,未來,很有機會搶下「有效卡量」的冠軍寶座。
但,外界一定很好奇,國泰世華又不是出不起區區12億的權利金,為何沒有「勢在必得」的企圖心?
羊毛出在羊身上。2013年8月,國泰世華花10億元代價,擊敗中國信託,拿下好市多聯名卡,當時發卡量僅90萬張左右。九年後的今天,由於好市多積極擴點,小小一個台灣島竟比澳洲還多出一家,共14家分店,加上國泰世華全力行銷,雙方加乘效應下,將會員卡拉抬到250萬餘張,為原來的2.78倍。
好市多會員卡衝到250萬張,還能有多少擴增空間?
這次,國泰沒有非娶「好市多聯名卡」不可的原因在於,這張卡到底還有多少成長的機會?
卡優新聞網總編輯周湘台說,九年不到時間,從90萬張大幅增加到250萬張,幾乎可以說達到「天花板」的高原期了,除非好市多繼續擴張分店,否則發卡量很難大爆發。如果國泰世華再用12億搶下這張卡,未必能帶來更大效益。「金控競爭很激烈,假設12億僅能再增加30萬張,是否划得來?各家都是經過謹慎評估才做出決策的」。
再來是,消費者不知道的是,發卡銀行搶親成功,卻賺不到錢。業內都知道,信用卡不是比回饋金就是各種優惠項目,想透過信用卡賺錢,僅是蠅頭小利。收單行(裝設刷卡機器的銀行)頂多收到商家給的2%費用,如果刷的是其他行的信用卡,收單行還要分給發卡銀行1.55%,自己僅剩0.45%的費用。
但,好市多是台灣最強勢的量販通路,商業發展研究院(CDRI)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博士說,聯名卡銀行不僅要給好市多10幾億權利金,還拿不到任何一毛錢的收單費用,甚至刷聯名卡時,銀行還要給會員紅利回饋。發卡行真正目的是想獲取好市多會員辦卡消費的外溢效應,藉此衍生保險、產險、買基金、財富管理等服務。
儘管國泰世華失去好市多聯名卡後,恐讓簽帳金額失血近1╱3。但據悉,這幾年來,國泰世華從好市多會員名單中,已成功跨售各種金融商品。未來仍有機會從既有名單中,開發出新客戶,似乎不須再花一筆權利金續約了。
周湘台進一步分析,其實,國泰世華沙盤推演過,也知道其他銀行會來搶親,綜合評估後,未必非得要用高價搶標不可,「因為他們已事先佈局,將好市多的會員盡量轉成國泰信用卡的客戶了」。
國泰世華掌握250萬張卡友的消費行為模式,於去年8月推出CUBE卡,端出「購物」「旅遊」「數位服務」三大方案,讓用戶透過網銀APP自行切換,藉此提高好市多會員黏著度,希望明年到期後,仍繼續使用國泰的信用卡。
富邦搶親成功,得解決信用卡轉換與後台金流問題!
當然,對富邦來說,這是樁很划算的生意。周湘台說,銀行平均拿到一張新信用卡,光送給會員的禮物、給業務員的獎金至少600元,還不含製卡及行政管理費用。「相比之下,好市多聯名卡權利金12億除以250萬張卡,一張獲客成本僅約480元,性價比很高。」
截至今年9月底,富邦的流通卡數名列第五,有效卡數僅314萬,比第四名的台新還差了近102萬張。在250萬張「卡王」好市多的助益下,富邦很快就會擠進前三大。
李世珍說,各家銀行都精算過,富邦又是跨業最多元的金控集團,旗下有銀行、保險、產險、台灣大、最大電商平台momo,還有籃球、棒球等運動事業部門。拿下好市多聯名卡,可以產生更多行銷效益。
例如台灣大已深度捆綁momo幣,最新促銷方案是,台灣大用戶完成momo帳號綁定,momo幣可以折抵台灣大月租電信帳單及MyVideo看片,以及抽momo幣;mo幣多用戶完成綁定,也可加碼抽iPhone 13及momo幣。
將來,富邦好市多聯名卡也可以跟台灣大、momo、運動事業部門策略聯盟,整合集團資源,提供會員加值的服務。
由於距離明年8月,還有10個月時間,預估明年5、6月富邦將啟動換卡活動,這又是一場硬仗,轉換跟後台金流的問題都要一併解決。
過去,國泰世華僅收到90萬張的卡量,這次是250萬張的信用卡。由於「換卡」消息一傳出後,已有網友在社群平台抱怨,為何又要換卡,乾脆剪卡不用算了……。屆時250萬張卡是否能順利轉換,也是台北富邦要面對的問題。
從這次好市多聯名卡之爭,可以看到銀行更趨務實,相信防疫保單的慘痛教訓,以及疫情、通膨、能源、戰爭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金融業將更加謹慎小心。
這未必是壞事。畢竟,金控公司主要營收來自民眾的存款、保費,他們再將這些資金拿去投資獲利,如能更妥當運用,才能確保存款戶、保戶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