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Z世代財富奠基:掌握時間優勢 小額投資長期累積

楊文菁
user

楊文菁

2022-10-25

瀏覽數 12,650+

圖/Z世代對投資心態開放,也是為財富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陳鴻文攝影
圖/Z世代對投資心態開放,也是為財富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陳鴻文攝影

本文出自愈貧窮或愈富有?你的「財富健康」拿幾分?

即使努力了四、五年,薪水增幅卻趕不上通膨加速,口袋中的存款愈來愈薄,車子、房子或理想的財務自由,看似遙不可及,但又不想一輩子縮衣節食,就要面臨30而立的Z世代,該如何一步步開始建立財富基礎,對抗通膨與充滿未知的未來? 

前陣子有句流行語「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拿來用在近期的經濟環境似乎對Z世代更加有感。

所謂的Z世代,泛指19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前期出生的人,前段出生者今年約莫30歲,正值職場中的年輕主力,但今年面對全球性通膨壓力,上班領取的薪水增加幅度有限,物價又開始悄悄上漲,輔以近兩年市場變動大,對自身財富奠基產生不安全感。

網路原生世代首要建立正確觀念

根據美國美國行銷公司Vericas今年初的研究顯示,這群數位原住民對於投資心態開放,並習慣透過網路尋求各種問題的解答,高達67%的美國Z世代受訪者靠TikTok或YouTube學習理財,僅有24%從專家獲得理財建議。而在台灣,近年不少投資理財類型網紅透過YouTube、IG或Podcast竄起,也說明了此一現象。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廖一聰建議,首先年輕族群要先建立理財規劃不只是用錢賺錢的概念,而是要賺到滿足『未來』特定目標需求的金錢數額;其次是選擇適當商品,網路上投資訊息可以參考但要慎選,另外應多增加專業理財知識,若擔心市場起伏,相對單純的全市場的原型的ETF較適合長期投資。

「保有正確的投資心態,使用簡單的執行方法,購買適合的金融商品,其他就交給市場運作用,專心工作用心生活。」廖一聰說。

收入妥善分配 賺取時間優勢

今年《遠見》與中國信託銀行合作的《2022國人財富健康分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雖然對象未涵蓋30歲以下的Z世代,但藉由數據仍能了解邁入30世代的民眾中,僅有58.8%的民眾表示有理財規劃,比例反而較去年下滑26.6%,在所有族群裡降幅最多,而對於退休生活信心度也來到三年來的最低分。

在青壯年朋友薪資漲幅不高,對理財卻步,而退休信心不足的狀況下,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建議,先採用「收入反推支出」的方法,約1/3用於生活花費,1/3放入投資理財,「此階段的投資重點不是在於獲利高而是在於累積本金。」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本次調查,在通膨壓力下各世代皆優先縮減旅遊與娛樂支出,但與其他年齡區段相比,30世代也較易降低學習進修支出。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不論是專長、語言或證照等學習不能省,好好利用職涯前半期強化專業,未來才更有機會提升收入。」許家豪特別提醒,收入的最後1/3應該妥善安排投資自己。

買房?先用自我需求衡量

Z世代也將從單身逐漸步入家庭,是否該買房是許多邁入30世代民眾的掙扎。根據財團法人聯徵中心以及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於2022年第一季的數據顯示,購屋者在房價上漲、薪資不漲之際多以申請長年期房貸來因應,拉長負擔房貸期間令首購族更加遲疑。

許家豪認為買房與否主要取決自己的需求,計算買房比租房划算時,不外乎是個恰當的人生選擇;另外一定要評量自身資金使用效率掌握度、收入是否穩健、房貸負擔占比等來考慮,而對於在投資上沒把握或低紀律的族群來說,房子相對是一種適合的投資與儲蓄。

「沒有20歲的肆意灑脫,沒有40歲的雲淡風輕。30,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前幾年知名戲劇 《三十而已》中的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

走過職場初階班,正邁向人生衝刺、財富奠基階段的Z世代,雖然面臨環境變動的諸多不確定性,只要釐清投資目標,將收入妥善做好分配,不 要吝於加值自己,早點行動便能早點收穫。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