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錢復:我是虛心不是心虛

溫曼英
user

溫曼英

1988-08-15

瀏覽數 11,000+

錢復:我是虛心不是心虛
 

本文出自 1988 / 9月號雜誌 第027期遠見雜誌

問:你認為未來的國家領導人才,應該具備那些條件?

答: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太大了,我實在不敢答覆。將來做一個領導人才所需要的條件,在我看,最重要的是有獻身的精神,不要想到自己,要想到國家、同胞。

問:做為一個新入閣的政務官員,你將如何調適自己,扮演未來的角色?

答:我對自已的頭一個要求就是:不要有私心、成見。很多人說我個性強,其實我是最不強的。從事外交工作我可能會強一點,因為我知道事情一定要這麼做;跟我一起做事的人,都要朝這個方向走。

但是現在我負經建會這個責任,不是「心虛」,是一虛心」。虛心是覺得自己不夠,要多學;心虛是怕。事情臨頭了,怕也沒有用,要自己努力去學。我沒有任何成見,對任何問題,我都會聽各方面的意見。

經驗累積判斷力

作為一個參與國家決策的人,判斷力是多年經驗的累積。譬如有人對你說明他的立場,如果積極的聽,你可以從他陳述的方式、態度、內容,一層一層的去分析、研究、判斷,就可以知道他的話到底是不是真的。

問:經建會的地位一向是超部會的,過去曾經對國家建設舉足輕重,但近年來也有權力日衰之嘆。你出任主任委員,將如何重建經建會的活力?

答:經建會的主要業務是計畫,本身沒有多少執行工作的資源,但短、中、長期的設計及計畫很重要,所以最重要的是人才。

沒有人才,不可能擬其一個好的計畫;有了好的計畫,要靠人來執行,所以人和也是重要的。如果經建會突出自己,一定失敗,經建會必須幫助大家。

這跟我在北美辦事處是一樣的。北美辦事處只有二百二十五位同仁,分十四個單位。中央各部會都有人在,如果我天天唱高調、談領導,最後就會失人。你為他們服務,間他們有什麼需要,他們一定願意跟你配合。

問:你覺得擔任北美事務協調會代表的這段經驗,對你的從政生涯具有什麼樣的衝擊和影響?

三教九流都見過

答:我這幾年在美國,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見過,判斷人、事的經驗比以前增強了一點。所謂從政講決策,最重要的就是判斷事情的能力。我深覺,在決策過程中,始終要為全國同胞以至後世子孫多考慮。

前幾個月我在美國電視上看到一個日本做的專輯,裡頭有一個故事很能發人深省。影集先拍了在自然環境之下生長的猴子的生活情況。譬如猴子喜歡吃花生,牠們走到海邊,用海水把花生沖一沖、去沙之後再吃下去。但是生活在東京市裡的猴子,所有的吃食都是人工製造,而不是天然的,因此身體裡缺少了很多東西。結果母猴生下的小猴子有的沒有胳臂,有的沒有腿。

【遠見 x 未來兒童雙刊共讀】週年限時優惠,不只加送一期,還送《未來兒童》知識庫權限!

從這個影片中我深深感到,以往我們沒有考慮到污染對下一代可能造成的影響,所以環保跟建設成為今天台灣吵得最厲害的問題。我深信做決策時,一方面要考慮今天,更重要的是還要考慮到未來。

問:台灣的政治日趨民主化,民意也日趨高漲。對於民意如何反映到決策管道,影響政府決策,你在美國有何體驗?

答:美國的政治,整體而言就是一個利益團體的政治。拿國會來說,華盛頓市裡面的餐廳,有一半是靠遊說團體養活。利益團體跟政治的關係十分親密,影響也非常大。

利益團體的不良影響

但是今天美國已經發現,利益團體對政治運作發生了腐化性的影響。國會也有自己的意見,譬如最近國會通過一個法案:任何利益團體都不可以邀請國會議員吃飯。

這法案剛出來時,我們很擔心以後的請客問題。倒不是因為我們和美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才這樣講,就是使館人員也一樣。一般使節也是為了該國的利益,而在美國國會山莊、政府裡奔走,拉攏關係。結果還好,外交機構不包括在內,但是外國的商業機構受到影響。顯然美國已經發現利益團體支配政治的嚴重情況。

這是先進國家所必須走過的痛苦。做為一新興發展國,看到先進國家的例子,對我們應可起教育作用。

問:有些人認為,近幾年我們和美國的貿易談判,犧牲了很多本地農業的利益。你的看法如何?

答: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最困擾的就是農業問題。美國跟共同市場、日本、韓國之間都在農業上發生歧見。因為農民是政治上最安定的票源,每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視農民的利益。為了保障自己的農民,最好我的農產品輸到你那邊去,你的不要來,這當然辦不到。

別因小失大

現在我們跟美國之間有問題,我跟美國人講得很透徹,十六億的農產品市場不能算不重要,但只為了幾塊錢的火雞肉、水果貨物而大吵大鬧,犯不著嘛。火雞肉、水果的數量少,大宗物資的需要大,千萬不要讓雞農生氣了,不買你們的穀物作飼料,這才因小失大。

這道理每一個美國官員都懂,但到決策時都有困難。他們說這是原則問題。原則是什麼呢?是以往的承諾。過去我們為了享受貿易暨關稅總協定(GATT)東京回合談判的各種利益,必須做一些承諾以符合GATT的要求。這就是為什麼一九七九年中美斷交之後會再簽訂中美貿易協定。

美方認為,我們以前有承諾,現在怎能讓農民一吵就退回去?這就是原則問題。只要國內吵一吵就退了,那貿易協定還有什麼用呢?

我也說,問題不是如此,這次我真正有困難。美方說你這一次有困難,下一次當然也有。這是現在兩方面真正的分歧。

目前的課題,應是如何滿足國內的需要,同時也能迴避美方的原則問題。

問:另一個大家關心並引起爭論的是採購的問題。過去你站在駐美代表的立場,有時候需要做一些政策性採購,現在回到經建會,可能就要從國內的經濟角度來考慮。你怎樣在經濟與外交、政治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

答: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在貿易上一個國家不能夠占盡所有便宜而不吃一點虧。如果我們有能力分散出口市場,那麼也許可以減少政策性採購。但若我們不能,就必須要維持政策性採購,使對方不致過分抗議貿易不平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