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車用電子、健康照護兩大熱門領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透過接軌實務、鏈結產業的紮實教育,將實驗室直通產業現場,幫助研究生持續探究前瞻創新的研發最前線,並且串聯設計、研發、製造一條龍訓練,貼近生產者與使用者,對焦未來產業商機,也站穩創新專業領袖的領航地位。
配合國家發展重點科技與促進產業升級,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雲科大)以應用科學與系統整合技術,為台灣培育高階科技人才。隨著電動車與自駕車時代來臨,傳統的汽車產業與零組件供應商也必須轉型升級,開創新局。以熱門的車用電子領域為例,跟據2021年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的統計,台灣汽車電子產值在2021年達新台幣2,958億元,預估2025年將會突破6,000億元。
與業界同步環境 強化實作訓練
多年來,雲科大積極開發智慧電動車之關鍵技術與人才培育,其中,由電子工程系蘇慶龍副教授主持的「智慧電子產品研究與開發中心」,開發領先全台的「汽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並與國內多家車廠、車用零組件等企業進行產學合作,為學生導入智慧汽車電子的系統設計、設備、製造、組裝、量產、維修保養等一條龍紮實訓練。
為了打造與業界同步的環境,雲科大攜手工研院以及凌陽科技、先進車系統、大聯大電子、連展集團等產業領頭羊,串聯產學研資源,採用業界最先進的設備,包括大廠車輛、鴻海車用攝影機、凌陽車用晶片…等,並建置與業界同級自動化SMT產線,強化實作訓練。以「汽車電子應用系統」課程為例,學生必須實車實作,摸熟每個廠牌汽車匯流排的位置,分析韌體訊號,也了解攝影機置放的位置與拍攝角度如何影響演算法,更深入認知散熱、氧化等因素影響汽車耐用度的細節。
積極發展智慧電動車產學合作 培育搶手人才
蘇慶龍強調,研究生的論文題目鎖定解決產業實務問題,口試時更須實車上路進行動態檢測,應對天候、路況等真實考驗。「從我實驗室出去的學生,進入職場完全沒有磨合期」,學生畢業前就已經成為車用電子產業的搶手人才,進入業界後更擔任團隊研發核心,表現優秀並一路晉升。2021年雲科大更號召產業界共同成立「雲智能e動聯盟(e-Team)」,共同開發雲科大智慧電動車1號(YunTech ONE),導入前擋風玻璃顯示導航、Mini LED光源、Google Meet軟體等應用,可望於明年發表,展現創新研發實力!
造福高齡年長者 降低社會醫療及照護成本
高齡化浪潮與後疫情時代下,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產業極具發展潛力,雲科大長期關注智慧醫療健康照護的應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其中,對高齡者來說,如何「預防跌倒」是相當重要的議題。雲科大資訊工程系王文楓副教授表示,「人老先老腳」,走路的姿態往往透露一個人的健康狀態。他主持的「E健康資訊與系統實驗室」,鎖定人類的步行姿態與行為特徵,自製「系統單晶片SoC」(System on a Chip),使用慣性感測器進行心電與步態生理訊號分析、影像內容辨識、穿戴式科技、雲端科技等研究與應用,發展「步態分析於醫療與健康照護之應用」,吸引資工、資管、光電、電子等專業背景的學生就讀。
這項研究結合了感測裝置、系統分析、影像辨識、醫療診斷與健康促進、輔助產品開發(如鞋品)等多元專業領域,並攜手成大醫院台南總院與斗六分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應用於心臟內科、神經內科、復健科、骨科等。王文楓帶領研究生進入醫療第一線,在教師、醫師、護理師、復健師等多師指導下,幫助辨識分析年長者、衰弱病患或失智症患者的跌倒風險、預防跌倒,並應用於中風病患的復健成果評估、腰椎管窄化症病患腰椎管手術癒後療效評估等。此外,成大醫院正在打造台灣第一間老人醫院,預計於民國114 年底完工,雲科大資工團隊將持續攜手成大醫院,以科技助攻銀髮族健康樂活,降低社會醫療及照護成本。
專業結合醫療臨床實務 培育護國群山人才
台灣各大學資工系課程極少串接醫療領域,王文楓強調,雲科大資工所學生完整地接受微處理器、嵌入式系統、韌體與硬體等專業訓練,加上受惠合作醫院的臨床實務經驗,撰寫程式時能夠更貼近醫護需求與病患狀況,持續收集數據,進行步態穩定性及對稱性、步態曲線、步態雷達圖、鞋品對步態影響等深入分析,將智慧醫療務實地應用在疾病預防、健康促進等領域,透過多元務實的養成訓練,不斷墊高專業能力與職場競爭力,成為頂尖企業如聯發科、台灣艾司摩爾科技與半導體產業鏈「護國群山」延攬進用的搶手人才!
接軌國家發展重點發展領域與世界產業未來趨勢,雲科大聚焦智慧電動車、車用電子、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等前瞻熱門專業,搶先培養護國產業人才,為學生拉大職場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