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認可型完美主義者大致上都很親切開朗,但有時候卻會莫名地給人微妙的距離感。假如你身邊有這種類型的人,試著回想一下,說不定你會領悟到自己其實對這些人一無所知,因為這類完美主義者並不會將自己的完整面貌呈現在他人面前。(本文摘自《剛剛好的完美主義》一書,作者為李東龜、孫何林、金書瑛,以下為摘文。)
他們會和你一搭一唱、給予熱情的反應,因此你會覺得彼此好像很談得來,但追求認可型並不會去主導和自己相關的主題或話題,而是針對圍繞在對方身上的對話給予適時反應,積極參與。
就算偶爾提到關於自己的事,也多半是為了把對話主題自然地交給對方,因此除非某人再三逼問,否則他們不會表露真正的心思。
所以,追求認可型完美主義者喜歡接近人群,同時又對此心生厭惡。他們會為了別人沒有遺忘自己而開心,如果獨自一人,就會感到內心空虛。他們會帶著愉快的心情去見其他人,但經過一小時後,就又會萌生想回家的念頭。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長達一小時以上,要比想像中痛苦多了。
況且,處心積慮地想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導致疲憊感也跟著加倍。如果能順利撐過這辛苦的過程,就等於擁有了高超的社交技巧,但很少有人能承受無止境的情緒消耗。
因此,就算感到彆扭不自在,也有必要逐步在對方面前展現自己本來的樣子。你不需要一口氣宣洩所有情緒,無論是部分情緒或關於自己的小細節都無所謂,只要慢慢習慣談論自己的事情,就愈能享受對話的過程。反正這類型的人向來不太談論自己的事,因此就算就自己的標準來看,已經算是很果敢地分享了許多事情,但他人的眼中,可能也並未達到標準。
此外,由於他們很懂得察言觀色,不可能會發生獨占對話、造成對方困擾的情況,因此稍微敞開心房也無妨。如果能多專注在自己身上,而不只是把重心放在他人,與他人相處的時光也會更輕鬆自在。
野心過大,容易情緒崩潰
追求認可型完美主義者具有促進焦點傾向,因此會熱衷於全新的嘗試,以獲取更多成就。這些人不只對各種領域持開放態度,也不太會拒絕他人的請求,因此有時會承攬過多的工作。
完美傾向高的追求認可型,為了打造出符合本人標準及他人期待的成果,不惜熬夜工作,但有時危機很容易在此時找上門來。
超出負荷久了,無論是體力或精神上都很容易枯竭,工作反而無法如期進行。在這情況下,假如腦中又產生名聲可能受損或身邊的人會失望的念頭,這些人平時善良開朗的樣子說不定會頓時消失無蹤,甚至大發雷霆呢。但緊接著,他們又會想到自己沒有按捺住性子,讓別人看見自己真實的面貌,為此懊惱不已。
這些人之所以氣急敗壞,原因就在於失去認可我的人(資源)之後,就會造成恐懼感。他們並不是真的發怒,而是以怒氣來表現恐懼的心理。因此,追求認可型完美主義者最好只接下自己能夠承擔的工作量。
根據延世大學諮商心理研究室的問卷調查,追求認可型者是最幸福,但同時也是最憂鬱的完美主義者類型。事情暢通無阻時,他們充滿自信與滿足感,但只要稍有不順遂,他們就會感到失望透頂、意志消沉,甚至產生悲傷的情緒。
當平時順從勤奮的人突然精神崩潰,對每件事漫不經心,就可能帶給他人反覆無常的印象。
當某人請求協助時,先調整自己的呼吸,思考一下吧,拋下手邊的工作去幫助別人是合理的嗎?又或者集中火力在目前的工作會更好?如果無法承擔更多的工作,就試著果敢地鼓起勇氣拒絕吧。
追求認可型懂得察言觀色,體會別人遭到拒絕的心情,絕對有能力把事情處理好,避免衍生問題。再次強調,不要野心太大,只要不超出負荷,你就能展現出從一而終的形象,而且不會只是獲得一次稱讚,而是能取得對方更深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