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年投身美國華爾街股市到自己成立投資顧問公司,胡立陽從事投資顧問工作已超過二十三年。每天注意股市漲跌、在鈔票中打滾的胡立陽最大的感觸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一個人發財致富的前提。」
二十餘年來,他接觸過的投資人成千上萬,他用十分堅定的口吻說,「其中沒有一個是兩手空空、靠炒作股票發了大財的,即便有,也是非常短暫,最後都是輸得精光。」
胡立陽觀察各行各業許多富有人士,發現這些富翁最初的財富都不是靠投資股票,而是靠他們的工作或事業賺來的。換句話說,是先累積了一筆錢,有了資本,然後再拿這些資本去投資,股票只是幫助他們更「發揚光大」,而不是想盡辦法要先靠投資來發一筆財。
胡立陽分析,因為這些人本身已經有了錢,比較不會患得患失。反而是沒錢的人,拚命想從股票中狠撈一筆,結果沒一個有好下場,傾家蕩產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麼多年來,胡立陽始終諄諄告誡投資人:「找對工作、選對行業,才是跨出投資理財的第一步。」他說,如果一個年輕人是以「我會賺多少錢」當做首要的奮鬥目標,出發點就錯了,因為人在打拚的過程中一定會遭遇挫折,假使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遇到挫折很容易打退堂鼓,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堅持到底。
他以自己為例子。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福特汽車公司當會計師,月薪是一千美元,收入不算高。當時他就開始思考:「我對工作這麼認真投入,但為何我只能賺到這麼一點薪水?而我的老闆福特先生,難道他比我聰明一百倍、一千倍嗎?否則為何他的收入比我多出那麼多?」
帶著這個疑惑,胡立陽決心改行做投資顧問,不再甘於只是領固定的薪水,而是要做一份「收入與投入成正比」的工作。
做投資顧問以後,胡立陽鞭策自己:每天打五百通電話給客戶,一定要達到業績目標。他準備了一只小魚缸,每打完一通電話,就丟一枚銅板下去,聽到「鏘!」的一聲,他的內心總是充滿暢快。萬一當天沒有做到業績,他就罰自己晚上不准回家睡覺。
這樣拚命的結果,他的客戶源源不絕,為他帶來相對的報酬。做投資顧問還不滿兩年,他就在矽谷買下一棟房子;二十七、八歲的時候,他的年收入就已經超過一個在大企業起碼工作了二十年的經理的收入。
嚴格說來,胡立陽在一開始時並未計算自己可以賺多少錢,但財富自然而然就來了,而且擋都擋不住。原因很簡單,就是「走對了路」。很多人抱怨懷才不遇,賺不到錢。胡立陽指出,光是埋怨沒有用,因為都是自己的選擇。錢是一種工具,可以用來衡量一個人到底有沒有走對路?
迄今,胡立陽仍是保持這種人生態度,每天戰戰兢兢、賣力地做。他強調,人一定要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使賺錢也不例外,而且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每天樂此不疲,這樣至少就已經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胡立陽小檔案:
出生:不願透露
星座:水瓶
血型:A
學歷:美國加州聖塔克拉大學會計
學士、企管碩士
現職:立陽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
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