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軍國科會推動台灣航太空工業、科學園區與社會人文均衡發展的主委黃鎮台,從小就好奇自然現象背後變化的道理,初中時又遇到良師引導,走向鑽研化學物理的領域。
初中階段是黃鎮台對生命改變看法的重要時期。
當時的他,好聽一點可稱為「具正義感」,難聽就是「好管閒事」。
挑錯對象、管錯閒事,當然被海K一頓,回家後,肚子痛得受不了,「當時以為自己要死掉了,」黃鎮台躺在床上回想自己的生活,「想到世界上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都還沒有做過,如果這樣死掉太可惜了。」恢復後的黃鎮台對人生的看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求知企圖愈加旺盛。
瀕臨死亡的經驗,改變黃鎮台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影響他讀書的態度,深覺凡事都不能浪費時間,做事更要認真。
「尊重」的哲學
黃鎮台順利考上台大化學系,大一時,他就找了四個同學組成讀書會,後來有一個同學因故退出,留下來的三位同學各自找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來讀。
每個星期輪流報告,就像當老師一樣,把自己看的東西立即教給其他兩位同學,當時黃鎮台選擇了量子力學,另兩位選擇了熱力學與統計力學,就這樣持續到大四。
意外的是,三十年後回顧這三位讀書會成員,專攻的領域正是當初所負責報告的部分,他們竟然不約而同地走上學術界發展,分別是在台大任教的牟中原教授與在美國任教的林中教授。
凡事必求認真的黃鎮台,更講究「尊重」的哲學。
不管在任何崗位,在清華大學教書、教育部常務次長或是逢甲大學校長,還是現在的國科會主委,只要工作上有任何需要,他一定立刻找不同的人來談,先談事情的「正當性」,再談事情實行可能的做法。
與不同領域、專長的人談就是尊重不同人的看法,因為「每個人做事情都有盲點,如果你尊重他人,你就不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也不能讓自己只當一個「有腳的書櫥」。
「尊重」的哲學當然也需要發揮在戀愛的藝術中。黃鎮台認為男女朋友來自不同家庭與社會背景,懂得尊重與包容是首要原則,更不能要求對方成為你期望中的人。
黃鎮台的妻子是他台大的同班同學,夫妻雙方幾十年來的相處方式即是彼此尊重想法與包容差異。
「每個人都有情緒,要學會尊重,不可以強把自己的情緒宣洩在別人身上,」黃鎮台說,即便回到工作崗位,也是如此。
發展科技要回到人的主體性
負責推動台灣整體科技發展、支持學術研究以及建置科學工業園區等三個基本任務的黃鎮台,面對時代巨輪的轉動,科技日新日異,卻反其道而行地大聲疾呼「發展科技一定要回到人的主體性。」他認為,如果科技的發展會讓人活得不愉快,那一定是錯的。
人的價值無法全由科技取代。人在社會中生活,除了基本的「謀生技能」之外,還有很多人的價值是科技無法取代的。
黃鎮台舉例,你可能會利用網路書局訂書,「但是睡前躺在床上拿著紙做的書,那種感覺是不會改變的,」你也可能透過網際網路召開世界級的視訊會議,但是「開完會時,你卻無法拍拍對方的肩膀加油打氣。」光是這種人與人相處時的價值就無法由科技取代,所以黃鎮台大聲提倡「科技必須加入人文關懷」。
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的黃鎮台,時常因為被賞識而輪調工作,幾乎兩年一調的黃鎮台說,「我根本沒有生涯規劃。」他只在每一分每一秒認真對目前的工作負責,如此,「當生涯三岔路來臨時,你就知道自己該走什麼路,」他望向台北的天空說。
黃鎮台小檔案
年次:三十七年
血型:O型
星座:天秤座
生日:十月十七日
學歷:台灣大學化學學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化學
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物理博士
經歷: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行政院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委、教育部常務次長、
逢甲大學校長
現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