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運價時代要終結了嗎?過去兩年,貨櫃運價一度天天飆漲,但反觀今年,運價指標SCFI卻一路下跌21.7%。外界不禁擔憂,如今供需反轉,航商又大造新船,將來是否會重演2009年市場崩跌慘劇?航商又該如何自保?專家指出「關鍵40%」……。
過去兩年,全球貨櫃航商一度因疫情塞港,賺出驚世獲利。今年初,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便妙語如珠地形容,「公司營運好到晚上做夢也會笑!」
然而,這波做夢也會笑的榮景,很可能在今年緩步退潮,甚至面臨反轉危機。
從供需來看,一端是航商搶造新船,未來三年運力供給將大幅增加;另一端,卻是歐美通膨壓抑消費,貨運需求愈顯疲弱。
年初至今,貨櫃運價指標SCFI(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不再如去年爆發式上漲,反而還從高點一路下修21.7%,截至7月22日已跌破4000點大關,回落至3996.77點。
另一項貨運承攬業常用的運價指標FBX(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亦然。從年初高點的每TEU(20呎標準貨櫃)9167美元,如今只剩每TEU 6343美元,修正幅度高達30.8%。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