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消保會上週五(7/15)表示將要求遊戲業者「公布轉蛋中獎機率」,藉此保障玩家權益。然而現行法規缺乏驗證機制,玩家無從得知業者公布的機率是否為真。即便「轉蛋法」上路,「課長」(花錢的遊戲玩家)們依舊心難安!
去年,遊戲玩家先是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推動制定轉蛋法,知名實況主丁特因為質疑遊戲中合成商品機率過低,槓上遊戲橘子,公平交易委員對遊戲橘子開出200萬元罰鍰。上週,消保會終於要求遊戲業者必須揭露機率。台灣保護消費者之途,仍有一段遙遠的長路。
甜點師提案制定轉蛋法:「這是遊戲產業應該要進步的方向」
現職為甜點師、30歲出頭的徐瑋劭,已經有20多年手遊經歷,他同時也是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推動轉蛋法的提案者。徐瑋劭說,國小時自己愛玩遊戲,把所有錢都拿去便利商店儲值買虛擬寶物,「總覺得下一張就是大獎。」
因為不懂得克制,等到被家長告誡時,短短一個月已經砸了超過2萬元。隨著年紀漸增,學會壓抑消費衝動,轉型為輕度玩家,但他沒有忘記那個面對遊戲誘惑、無力抵抗的自己。
去年趁疫情高峰時,工作暫歇,徐瑋賦決定發起提案,就在提案截止前,遊戲論壇「巴哈姆特」上,一位自稱遊戲工程師的用戶宣稱,該遊戲每個帳號的中獎機率會依消費金額有所不同,引起玩家激烈討論,進而衝高轉蛋法提案的熱度,衝破5000人的成案門檻。經濟部依法回應,邀請產學界和消費者開會討論。
熱情的玩家懷抱理想,卻踏上了佈滿泥濘的提案之旅。
回憶開會過程,徐瑋劭直言感受不佳。會議上,擔任遊戲橘子執行長特助多年、時任台灣遊戲產業振興會秘書長的何振國表示,各國沒有將遊戲交付第三方驗證的法規,代理商難以要求境外遊戲配合。經濟部工業局也支持此說法,強調執行上不僅要讓國外業者可以遵循,又能解決代理商的困難。2021年11月30日,工業局發表聲明,表示會修法揭露機會型商品的機率,但仍缺乏驗證機制。
另一方面,遊戲實況主、前電競選手丁特(本名薛弘偉),砸下170萬元在遊戲橘子代理的韓國手遊「天堂M」中一款寶物上。因為遊戲橘子曾表示遊戲中的機率和韓版相同,但丁特合成該寶物的成功率僅2.3%,遠低於韓版的10%,他決定站出來,聯合跨黨派立委召開記者會,提議制定轉蛋法。
揭露機率只是開始 驗證機制才是關鍵
針對這次消保會要求業者揭露機率的修正,薛弘偉表示,「已是改善手遊的消費環境一大步。」他認為罰金多寡不是重點,關鍵在要求業者揭露機率,玩家便能藉此判斷遊戲廠商的良窳,對於寧可受罰也不願公布機率的廠商有所警覺。
薛弘偉補充,「第三方查驗單位也迫切需要。」他強調,機率透明前提下,玩家有能力查驗大部分的轉蛋機率是否真實,但仍有少數單價高、機率低的轉蛋難以自行驗證。
曾和薛弘偉一起召開記者會的立委洪孟楷也說,第三方查驗機制是消保會後續應該進行的配套措施。他以產品強制標示營養成分為例,主管機關除了上市前核准外,上市後還要不定期抽驗,才能確認標示是否為真。「一樣的道理,後續會要求政府允許機率商品在上市前應有審核流程,針對熱門商品則也應有抽驗機制。」
徐瑋劭表示,先前沒有約束廠商揭露機率的辦法,「這次的修法是正向發展。」至於未來,他認為發生消費糾紛時,應該課予遊戲廠商舉證責任,而非讓消費者設法提出難以取得的證據,「既然資料都在廠商手上,他們就應該證明自己沒有修改機率。」
轉蛋法具體規範了什麼?
另一位曾參與轉蛋法記者會的立委邱顯智認為,現有問題的癥結在於消費者和廠商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第三方查驗機制,無論是事前的程式檢查,進行中的資訊揭露與備份,和事後的統計驗證等,都只是解法之一。
邱顯智表示,目前經濟部以實施成本高,以及擔心業者改採跨境營運等理由,採取較保守作法。「採取第三方查驗機制的成本效益或許可以審慎評估,但是不能完全不處理。」他建議,若經濟部擔心成本,可以循序漸進地先從成本比較低的方式開始進行。
在修法過程中,主管機關是替玩家清開碎石,還是讓人走得崎嶇?
經濟部工業局負責轉蛋法業務的電子資訊組表示,除了消保會要求業者揭露機率以外,目前正在和學研單位合作,研擬第三方驗證。平日會定期抽查,檢視遊戲廠商是否遵守遊戲的定型化契約相關規範。包含20款 Google Play 與 Apple App Store 上熱門或者爭議較多的遊戲。
台灣約八成遊戲屬於境外代理,擔心揭露機率又同時將驗證機制入法,會造成原廠規避、終止代理,故僅修法規定揭露機率。工業局重申,目前國內外並無既有的驗證機制,但站在「協助維持市場交易機制的立場」,因此推動驗證。
面對消費者的聲聲呼喊與殷殷期盼,政府從揭露機率做起,邁出正向的一步。往後修法的列車會停下轉動的齒輪,還是就此向深化改革駛去?玩家們都睜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