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吹起整型「瘋」
有一天,我走入本校的碩士在職專班上課時,發現一位中年的男性人力資源高級主管戴著口罩,額頭上及眼睛旁有幾個醫藥繃帶,我以為他出了車禍或不小心跌傷,相問之下,才知道他整容不久,臉部尚在恢復期間。
在過去,整容的人士一定會躲起來直到復原為止,絕對不會讓人知道他曾經整型。但是近年來,整型在台灣不但成為時尚,很多的民眾成群結隊地往南韓、馬來西亞乃至中國大陸去美容與整型,他們不但不怕人知,有些甚至希望別人知道他們整型。這些整型的項目已遠遠超過了過去的割雙眼皮,拉皮除皺,今日的整型是使用先進的內、外科醫藥技術從事隆鼻、豐胸、美臀、切割腮骨更改臉型、抽脂、瘦腰、瘦腿、乃至接腳骨增身高,無所不有。這些整型手術不但費用昂貴,風險也不低。整型以後,臉部變形,胸部走樣,全身疼痛乃至不能動彈,成為植物人的事件也時有所聞,但是整型的人還是趨之若鶩,絲毫沒有畏懼之心。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要花這麼多的錢,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整型?就年輕人而言,他們整型可能是希望更能吸引異性,交到喜歡的朋友,找到理想的對象,但是目前整型的人口絕對不局限於未婚的青年。台灣沒有整型人口的詳細數字,但美國所公布的數字顯示,三十五至五十歲中壯年整型人口占全部整型手術人口的比例最大(45%),其次是十九至三十四歲(24%)與五十一至六十四歲(23%)。換言之,三十四歲以下年輕人口只占全體整型手術人口的27%。為什麼這麼多上了年紀的人士還要整型?美麗對他們的就業、升等與加薪是否有直接的關係?
美麗與人力資本
美麗與個人的就業、升等與薪資水準有直接的關係嗎?當我們觀察台灣各大電視台的主播,航空公司的空姐,空中少爺,服裝業的模特兒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都是美女與帥哥。美麗是進入這些行業的必備條件,但是其他行業呢?美麗與英俊是否能提升他們的就業、升等,與加薪的機會?這是今日各國失業率高,終身就業不再,國際競爭激烈,大家都在搶就業機會時所關心的問題,也可能是競相整型的原因之一。
美麗商數(BQ)是否能提升個人的人力資本?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其答案是正面的。該研究以一千兩百多個廣告公司的高層主管為研究對象,在控制了公司規模的大小、歷史長短、地點等因素以後,他們發現英俊與美麗的高級主管可以為廣告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
另外一項研究是以美國的律師為對象,結果他們也發現,在控制了各項因素以後,外表的英俊與美麗是可以使這些律師吸引更多的顧客,因而為律師事務所帶來更多的利潤(理律事務所的陳長文,劉紹樑……不也是很英俊瀟灑嗎?)大學教授們的教學評鑑應該不受他外表的英俊美麗與否影響吧?但是近日美國德州大學一位教授在研究他們學校近千位教員的教學評鑑成果時發現,在控制其他變數以後,較美麗的教授能獲得學生們較高的評鑑。換言之,外表的英俊與美麗是有助於員工的就業、升等與加薪的。
BQ是如何影響個人的人力資本?
一個人的外表是透過何種管道來影響個人的人力資本?是雇主的偏心與愛美嗎?少數幾個雇主可以偏心與愛美,只雇用英俊與美麗的員工,但是絕大部分的雇主不可能如此做,因為他們要賺錢,員工必須要有較高的生產力,較高的人力資本,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他們才願意雇用、升等與給予較高的薪資,否則單純對於美麗的偏愛(或對平凡外表的歧視)是不可能普遍地,長期地存在的。
根據現有的研究,外表大概是透過下列的管道去影響個人的人力資本。第一個是雇主先入為主的成見。此種成見可以分為兩類,即直接的成見與間接的成見。所謂直接的成見,是指雇主在看到員工的照片或見到員工時,從員工英俊與美麗的搶眼外型,因而不經意地判斷他有較高的工作能力。間接成見是指雇主與員工談話以後,被他的端莊與美麗所吸引,覺得相談甚歡,互動很好,因而判斷他的工作能力較佳。
另外一個影響的因素,是外表端莊美麗的員工比較有自信心,因此他們在待人接物與處事,溝通上都比一般人的能力強,是他們薪資較高,升等較快的原因。這三種管道中,又以間接成見的影響最大,占50%;直接成見其次,占30%;自信心的提升最小,占20%。
如何使用BQ提升你的人力資本?
每年5~7月是大批學生畢業的時候,畢業生不是找事便是升學,在今日甄試比例愈來愈大,求職也愈來愈難的時候,各人都要設法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此時實力固然很重要,但BQ也可以幫助你提升人力資本。因此,學生與謀職人士應該重視申請表上的照片,面試的時候認真地把自己打扮一下,提升主試者對你端莊的印象,失業與正在求職的人士也該注意一下自己的外型與穿著,以提升本身在主試者與雇主面前的好印象與自己的自信心。對雇主而言,假如他們的員工與顧客有很多接觸與互動的機會,他們在招募時可多注意一下應徵者的BQ,而與顧客沒有直接接觸的工作,雇主便不應考慮BQ的因素,因為BQ並沒有提升他的人力資本。
(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