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旅遊網站 伴你海闊天空

陳致中
user

陳致中

2004-02-01

瀏覽數 19,250+

旅遊網站 伴你海闊天空
 

本文出自 2004 / 2月號雜誌 第212期遠見雜誌

週休二日,你想到哪裡洗去一身城市的喧囂呢?花蓮?抱歉,必須更明確一點,因為有「花蓮觀光列車」「海洋公園」「溫泉之旅」「賞鯨之旅」等種種的行程任君挑選。不僅如此,出發時間、機票、酒店等級都可以自由搭配。最重要的是,只要用手指一點,你就可以帶著期待的心準備出發了!

這是目前旅遊網站的實況。根據資策會「電子商務環境整備及B2C推動計畫」的統計,2003年台灣線上購物市場規模約為新台幣220億9000萬元,其中旅遊商品(包含機票及訂房服務)占48%(頁158表一),比美國網路旅遊(28%)還要高出許多。顯見儘管許多人對網路購物仍有疑慮,但旅遊商品卻已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心。

中山大學資管系主任侯君溥表示,旅遊產業賣的是形象、旅遊經驗和資訊,相較其他產業的實體商品,旅遊商品顯然更容易全面在網路上販售。不過他也認為,台灣旅遊網站幾乎還在起步階段,比起美國旅遊業已經全面「無紙化」、價格透明化,目前仍採行比價的台灣線上旅遊業,還有改進的空間。

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公司在2003年6月公布的統計,目前國內排名前五名的旅遊網站分別是易遊網、易飛網、燦星旅遊網、雄獅旅遊以及全球旅遊網(頁158表二)。前三名除易飛網是以票務起家、跨足自由行業務外,易遊網和燦星都是徹底原生的旅遊網站。

個人化行程是賣點

易遊網總經理游金章表示,台灣傳統的旅遊市場是由多達兩千家小旅行社瓜分的局面;然而傳統旅行社提供的服務,和消費者需求之間卻存在鴻溝,這就是旅遊網站的契機。

「傳統旅遊業在產品內容、旅遊方式和購買流程上,都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游金章表示,由於傳統旅行社的購買力太小,加上無力開發新旅遊產品,因此能提供的選擇較有限。旅遊方式方面,傳統旅行社較難操作個人化行程,多以團進團出的方式操作。「但是旅遊是人生很大的feedback,應該要以更個人化的方式來享受,」游金章說。

此外,在購買流程上,國內多數旅遊行程都不夠透明。「行程表上寫著住Hyatt『或同級』,顧客根本不知道到時候會住到哪裡!」游金章指出。正因為有些環節在實體旅遊業無法被全盤關照,才促使游金章採用網際網路來提升旅遊的品質。

2003年2月成立、迅速竄升到排行榜第三名的燦星旅遊,也是看到網路旅遊的市場機會,藉著網路特性打響品牌。燦星執行長許盛信表示,網路旅遊能夠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為,旅遊商品本身具有獨特魅力,幾乎沒有人不喜愛;其次是,市場上沒有強勢的傳統廠商擋路。「很多產業由於市場上的傳統力量太大,壓抑了Online的發展;但在旅遊業卻是海闊天空,因為根本就沒有大人!」許盛信說。

儘管網路旅遊的機會很多,但進入障礙卻也不小。游金章表示,傳統旅行社的團體旅遊方式,只有「推出行程」和「收錢」兩個步驟。然而網路旅遊重視個人特色,流程就複雜得多。「一組個人化的行程,至少有決定內容、行程排定、報價、劃位、付款、交件、售後服務、B2B交涉等八個步驟!」要整合這麼複雜的流程,必須倚靠資訊科技的力量。游金章表示,目前易遊網的資訊系統,已經可以和供應商同步連線、劃位保留,並且隨消費者的行程選擇,動態更改資料庫內容。

除了資訊科技的助力,供應商(航空公司、酒店等)的配合也不可或缺。游金章表示,專注發展國內個人旅遊的易遊網,歷經四年多的發展,已經和台灣各縣市的重要酒店,以及航空公司建立穩定關係;逐漸成長的客源(易遊網2003年營業額約20億元)也讓易遊網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可以確保顧客實現理想的旅遊行程。

「我們追求的,是和供應商的雙贏關係,」許盛信表示,儘管銷售、宣傳管道和傳統旅行社不同,但旅遊網站終究還是需要穩定的商業模式,「回歸基本面,我們做的不外乎一個business,豐富的產品內容和成本結構的改善,比什麼都重要。」

究竟是哪些人喜歡透過網路消費旅遊商品呢?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公司的資料,旅遊網站的瀏覽族群,以二十歲至三十五歲的網友居多﹔男女比例約為45%:55%;若以職業別來看,學生占最大宗,其次為一般公司職員。

游金章指出,易遊網的客戶有「三高」──學歷高、收入高、年齡高。其中82%是大專以上學歷,月收入有13%是在6萬5000元以上。年齡方面,78%集中在二十歲至四十九歲間。「看起來是很年輕,不過比起一般旅遊網站,我們的顧客年齡層稍高。」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儘管旅遊商品在網路上似乎炙手可熱,但網路銷售在旅遊產業所占的比重仍然有限。游金章指出,2003年全台灣與旅遊有關的消費市場,規模大約是6000億元,其中有半數是透過旅行社交易的。「但是透過網路的消費只有71億元左右,未來的成長空間還很大。」

台灣消費者只看價錢

此外,傳統旅遊業者對網路的應用也抱持保留態度。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旅行社之一、曾多次獲觀光局「優良旅行社獎」的鳳凰旅遊,雖然內部e化不遺餘力,在網路電子商務應用上卻相當保守。鳳凰旅遊董事長張金明表示,網路確實有無可取代的好處,「至少消費者在網路上比較有機會對旅遊商品分析、比較,比傳統只有兩、三頁的行程表好多了,」不過,他認為旅遊業的完全數位化仍然不太可能。

「旅遊業是競爭非常激烈的產業,進入門檻很低。因此現在看似成功的公司,未必會持續下去,」在旅遊業待了幾十年,見過很多同業「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張金明語重心長地表示,旅遊網站現在炙手可熱,但核心競爭力未必勝過傳統旅行社。

「網路的確可以節省一些成本,但那是最不需要服務的部分,」張金明指出,儘管網路省下了部分宣傳和交易成本,但組團、客服、導遊的費用卻和傳統旅行社並無二致。如果像易遊網一樣建立自己的門市,又是一大筆支出,「到最後,又回到旅遊業的戰國時代。」

此外,最有機會做到「無紙化」的票務、訂房,雖然現在有利可圖,但供應商隨時可以收回去自己做。「只要電子機票發展到一定程度,航空公司很可能就會跨過中間商,直接賣票給消費者,」張金明認為,e化最終的作用是掃除沒有競爭力的中間商。「只有品牌形象好、具有特色的業者才能存活下去,」他說。

曾創辦「樂遊網」旅遊網站的台新租賃董事長吳統雄也指出,旅遊網站所具有的資訊豐富性,在台灣幾乎完全無法發揮;甚至,還會產生反效果。「台灣的消費者不重視資訊,只看價錢。即使在你的網站上看到很好的行程,也不代表生意做得成,因為消費者會去找更便宜的旅行社,」他表示,資訊和生意無法直接掛勾,使得旅遊網站面對格外嚴酷的挑戰。「在台灣,旅遊業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價錢便宜!」吳統雄說。

至於許多旅遊網站主打的個人旅遊,吳統雄認為這是很好的理想,但未必能實現。「一個行程至少有三個要素:交通、住宿、目的地的行程安排,資訊的需求量實在太大,」他指出,要在網路上把整個行程搞定,難度實在太高,「光是酒店訂房這一項,即使在最理想的狀態下,透過酒店本身的訂房中心接洽,至少也要四小時才有回報。時間拖得太長,就失去電子商務的基本優勢了。」

不過,旅遊網站的經營者卻信心十足。游金章表示,大部分人都低估了網路旅遊的潛力。以客服成本為例,透過電子郵件行銷以及網站內容的輔助,旅遊網站可以把和客戶面對面溝通的需求降到最低。「傳統的旅遊業銷售人員,一個月最多做到100萬元的業績;但我們的銷售人員現在一個月平均業績有600萬元,」游金章指出,很多顧客已經不需要和業務人員聯繫,直接在網路上刷卡購買商品,省下的客服成本相當可觀。

此外,網路也可以開創新的旅遊型態。「網路可做到傳統上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游金章表示,以國內旅遊為例,由於旅遊時間過分集中(幾乎都在週末)、成本又不比國外旅遊低,傳統旅行社通常不敢放太多心力在國內旅遊上。

但易遊網卻以個人旅遊、自由行的方式,開發了不少熱門的國內旅遊產品。從屏東黑鮪魚季、花蓮「溫泉公主號」觀光列車,到和政府合辦澎湖「菊島風情」海鮮節活動,易遊網藉著主打個人旅遊和開發新觀光路線,目前約有三分之二的消費人次是選購國內旅遊商品。

許盛信也指出,雖然目前網路旅遊占整體市場比重不到0.5%,但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他強調,「現在大家的經營體系都還不完備,未來除了加強產品內容深度、持續改善成本結構與流程,以及強化顧客關係管理外,還可以考慮垂直或水平整合,可以做的事很多。」

許盛信認為,旅遊市場可以開發的空間還很大。光是大陸的台商旅遊市場,一年至少有一千萬人次的商機;此外,外國人來台觀光也還是旅遊業的處女地。未來旅遊網站只要強化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流程控制,可以發揮的舞台很多。「除了希望政府大力支持觀光業發展外,剩下的,真的是各憑本事的局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