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我們的人際關係可分成兩大類。「強連結」(Strong Tie)與「弱連結」(Weak Tie)。我們都重視強連結的人,但如果你知道,影響你人生的其實是弱連結的人,應該會很震驚吧。(本文摘自《離線練習》一書,作者為安藤美冬,以下為摘文。)
嘗試接受非朋友的邀請
我們的人際關係可分成兩大類。
「強連結」(Strong Tie)與「弱連結」(Weak Tie)。
我們都重視強連結的人,但如果你知道,影響你人生的其實是弱連結的人,應該會很震驚吧。
弱連結的人並不了解你,對你也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而連結強的人很清楚你的好壞。
例如,知道你不喜歡運動的人,不會找你去慢跑,但不知道的人很可能就約你了。
習慣、行動、選擇改變了,人生自然改變。
因此,何不嘗試減少你與強連結者的連結,增加你與弱連結者的交流時間呢?
打開心胸,與初次見面的人持續交流,投入嶄新的人際圈吧。
保護自己的方法: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在日本,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以他人為優先。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要信守承諾」⋯⋯這類教條多如牛毛,卻幾乎不說「要看重自己」、「要以自己為優先」。
如果事事以他人為優先、顧慮他人的感受、不斷糾葛在人情世故中,終有一天,我們這顆肉做的心,將被悲傷與憤怒擊潰。
萬一受不了長期以他人為優先而報復性地以攻擊姿態壓制對方的話,永遠也無法建立健全的關係。
不要委屈求全,也不要爭強鬥勝。
那麼,應該怎麼做才能同時公平地對待自己與他人呢?
有一種溝通方式叫「自我主張」(Assertion)。
意思是「一種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自我表現」。
人人皆可做自己。
自己與對方的人權都該受到尊重。
我們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同樣道理,我們也該接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因此,我們應透過「傳達自己的心聲」、「傾聽對方的心聲」來互相理解。
不要將自己的心情或意見強壓在別人身上。
應該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要是那樣,我會很難過。」、「很開心接到你的邀約,但我想要休息。」同時傾聽對方的感受。
當對方理解我們的感受,我們就能獲得心安了。
反之,對方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