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索拉緊沒?我們要擺過去囉……」,公視「水果冰淇淋」攝影棚,是五彩繽紛的布景,穿著「跳跳兔」裝的趙自強,賣力地扭著胖胖的身體,帶著七、八個幼稚園小朋友裝成森林裡的猴子,充滿活力地東蹦西跳。寶藍色底毛、圓滾滾肚子的扮相喜感十足,長長耳朵下卻是密不通風的潛水衣材質,穿著蛙鞋長度的兔腳跳舞,更是演員體力與耐力的大考驗。
歷經七個多小時的排練,趙自強在小朋友面前卻絲毫不顯疲態,然而一出攝影棚,趙自強就癱了,工作人員一時慌了手腳,急忙扶他去休息。深呼吸,啜口水後,趙自強再度堆起滿臉的笑容,走向攝影棚與孩子們繼續未竟的約會。
以「水果冰淇淋」「故事親親說」獲得三座金鐘獎的趙自強,掌過十五個電視台的主持棒,在超過二十齣舞台劇中粉墨登場,主持電台節目又創辦劇團,更以親切討喜的「水果奶奶」一角,成為小朋友們的最愛。
1965年生的趙自強,父親是長年出海的船員,從小住在眷村的他,並不諱言自己曾經貧窮的過去,「小時候,我和媽媽與三個妹妹共擠一張床,」國中時,因為課業不佳,只好以耍寶搞笑來掩飾內心的徬徨,卻從中發現講笑話的竅門,更開啟了表演的興趣。
由於機緣與努力,趙自強的演藝事業一帆風順,攝影機前面的趙自強,可以是挑動觀眾爆笑神經的丑角,可以是和布偶對話的老奶奶,私底下的趙自強,卻是以嚴肅態度看待生命的潮起潮落,認真而堅毅的執行者。
與趙自強相識十餘年的「水果冰淇淋」前製作人林曉蓓認為,趙自強是典型的巨蟹座,極度追求安全感,「就像蟹,有自己的殼,要他『出殼』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有友人指出,趙自強的個性其實滿複雜的,不是表面上大家看到搞笑的喜劇演員。
他的內斂深沈,源自於對生命更多的思考。閒暇時喜歡讀赫塞的《流浪者之歌》《徬徨少年時》,趙自強也如《徬徨少年時》主角辛克萊一樣,心之所繫是自我的追尋,「人最難的就是面對自己的時刻,面對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到底想說什麼,但這卻也是最重要的。」
最難的是面對自己
所以在他眼中,表演並不是為了博得掌聲,也不是為了製造熱鬧,「戲劇讓我感覺『我』是什麼,而不是觀眾是什麼;我喜歡表演,因為表演讓我更認識自己,」他嚴肅地說。
唯有超脫表象,才能深入內在,舞台上的五光十色,金鐘獎的榮耀肯定,也只是人生偶然的風景,對於群眾的健忘,趙自強有一種超然的達觀,「表演就像沙灘的浪,拍上來很漂亮,但很快就會被遺忘,表演藝術的美本來就是那一刻,有些部分或許可以獲得一些好評,但過去也就過去了。」
得過金鐘獎最佳主持人,實力派演技備受肯定,更以「水果奶奶」角色紅遍全省,趙自強可以說是演藝界的當紅炸子雞。然而,譽之所加,往往謗亦隨之,趙自強是否會感到盛名之累呢?「這世界並不真正恨我們,正如它並不真正愛我們一樣。受傷跌倒了,只要爬起來,舔舔傷口,還是能繼續活下去,」在他眼中,外在的風風雨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自己虛假化。
用心傾聽心底的聲音,瞭解自己真正的熱情與渴望,並且認真實踐,才是最重要的,「我非常尊重自己,若感受到了,我就必須去做、去說,」趙自強不諱言他絕對的自我。
投入劇團創作,就像是把心底的聲音裝上麥克風,傳送給觀眾聽,「創作之所以會滿足我,是因為它類似處理生命中的問題,我把我對生命的思考寫入故事,然後和小朋友分享。」
為什麼趙自強特別鍾愛與孩子分享呢?「因為小朋友是最直覺的觀眾,他喜歡你就喜歡你,不喜歡你就馬上把你忘記,這是一個很自由的人生,」他頓了頓說,「表演不需要死纏爛打,愛得要命,轉過身,可以喜歡很多人,」趙自強很清楚,也很豁達。
甚至在創造「水果奶奶」這個反串角色時,趙自強也有一番不為人知的深思熟慮。「我之所以扮演老女人,是因為她代表溫暖、經歷生產,更經歷過生命中的是是非非。歷經風霜後,她不再有那麼多的悲傷,反而可以和孩子有許多的溝通,許多的想像,」他發自內心地說。
凡事盡其在我
不斷思考生命、反覆咀嚼人生況味的趙自強,擁有超人的行動力與意志力,對自我高度要求。林曉蓓形容趙自強做起事來像拿破崙,設定了目標便勇往直前。她回憶,有次「水果冰淇淋」錄影,一首歌排練到兩、三點,工作人員都快要累垮了,趙自強還嘶啞著嗓子喊,「再給我一次機會。」
資深表演工作者,同時也是趙自強戲劇入門老師的金世傑也認為,趙自強是個非常認真的演員,「即使對台詞早已滾瓜爛熟,演出前趙自強還是會窩在角落抱著劇本猛讀。」除此之外,趙自強豐富的想像力常能刺激導演的思考,「為了讓戲更完美,我們常有非常深度的討論,」金世傑說。
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劇團,趙自強更是有高度的期許。「如果」這個名字,代表趙自強對劇團的定位,「小朋友可能會以為是一種水果所以感興趣,大人知道這是『if』的意思,表示劇團有很多可能性,」趙自強剖析。
劇團的多種可能性,其實是趙自強的另一種自我探求與呈現,也因此,「如果劇團」的戲劇不只提供娛樂,更提供反省與哲思,近年作品中,「流浪狗之歌」傳達對生命的尊重,「雲豹森林」教導孩子愛惜資源,「輕輕公主」強調為愛負責。金世傑表示,「從戲中可以發現,趙自強不希望低估兒童的智商,他要呈現的是能讓孩子歡笑,也能讓大人省思的戲劇。」
除了在思想的傳達外,趙自強也不斷思考要如何呈現出精緻有質感的兒童劇。也因此,節儉到會把吃剩的便當帶回家的趙自強,在服裝、道具與布景上不吝成本。「隱形貓熊在哪裡」單單貓熊道具就要新台幣50萬元,一場戲下來,常是動輒300萬、500萬的開銷。然而初期的「如果」,雖然有呈現哲思的企圖心,但面目有點模糊。
金世傑表示,如果劇團早年的戲由於定位不清,有些曲高和寡。他舉例,「千禧蟲蟲歷險記」充滿兒童不熟悉的電腦術語,在許多橋段上,觀眾也不知應該要笑還是該思考,「但近年的戲進步很多,不但有兒童世界的想像力,也能抓準嚴謹與詼諧間的分寸,」金世傑說。「水果冰淇淋」製作人林瓊芬也有同感,「如果兒童劇團的戲碼意涵較深,但故事性強,藝術質感高。」
外表光鮮,內在辛苦
然而,經營兒童劇團一如扮演「跳跳兔」,外表光鮮,內在辛苦。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表示,兒童劇相較於成人劇票價很難賣貴,一齣口碑佳的成人劇,票價通常可以賣到2000元、3000元,然而不論兒童劇製作多麼用心,票價超過500元常就乏人問津;收益有限,成本自然回收緩慢,「辦兒童劇團需要一股傻勁,因為賺的真的都是辛苦錢。」
經營兒童劇團,需要勇氣更需要魄力,心底的聲音清楚告訴趙自強,該要往哪裡走。「劇團對我而言是興趣,就像插花、集郵、拍照一樣,所以我要求完美,要求極致,這是我的目標,」他的表情既嚴肅又執著。
早在投入之前,趙自強就清楚瞭解國內兒童劇團的市場不大,但是他義無反顧,「我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所以不管對錯成敗都不需要牽拖;不要把自己的無能或害怕歸咎給別人,找藉口太簡單了,」他一臉正經。
選擇投資高成本,製作更精緻的兒童戲劇,趙自強有自己的定見與邏輯。
趙自強認為,過去兒童劇團格局較小,若走原來的路只會愈走愈小,「所以我逆向操作,把格局放大,一開始雖然會賠錢,但當大格局做久了,整體環境就會起來。」他形容兒童劇團的市場態勢就好像傳統雜貨店與7-ELEVEN的競爭,去7-ELEVEN購物雖然比較貴,但是乾淨敞亮服務佳,久了顧客會有自己的選擇。
惡性競爭的結果是流血殺價,良性競爭的結果卻是市場擴大。任建誠認為,「如果劇團」的出現,讓其他兒童劇團開始思考自己的戲夠不夠好,而且趙自強挾著高知名度與「水果奶奶」的兒童魅力,絕對能擴大兒童戲劇的觀眾群。
但在趙自強心中,如果兒童劇團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劇團,而是一個集結各方人才的製作團隊,他希望藉由劇團的機制,培育出更多投身兒童劇團的新血,共同在兒童劇的花圃澆灌出更多美麗的花朵,「我曾在劇場得到許多人生智慧,我希望能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貢獻這個地方,回報這個曾經讓我長大的地方,」趙自強語重心長地說。
「人的生命非常短暫,應該把握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是年屆不惑的趙自強對於生命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