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資產負債表約每年整理一次,並保留每一年的紀錄,就可以清楚知道資產是否有增加,增加幅度是多少,離目標還有多遠,資產配置比例是否需要調整等。(本文摘自《聰明的ETF投資法》一書,作者為雨果,以下為摘文。)
你的「理想生活型態」需要多少錢?
想存退休金,除了存錢與投資之外,首先要知道自己想過的生活型態一共需要多少錢,而現在準備了多少,如果不清楚目前的資產狀態,就無法選擇適合的投資方式,到底是要更積極,或是可以保守。所以在準備退休金時,請真實面對自己的資產狀況。
相較於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整理個人或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簡單許多,主要就是知道目前的現金、動產、不動產的價值。
整理你的家庭財務報表
整理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建議以現金或類現金的資產為主,難以估計其確切現值,或是不容易變現的資產,可以進行登記但不計算其資產價值則會比較保守。
你可以整理的現金與類現金資產有銀行帳戶的現金、金融證券與黃金等項目,可以登記但是不需要換算成現金價值的資產有房地產、汽機車與非上市公司股份等。名下如果有房,可登記戶數,是否還有貸款、是否出租等資訊以供參考。
資產負債表約每年整理一次,並保留每一年的紀錄,就可以清楚知道資產是否有增加,增加幅度是多少,離目標還有多遠,資產配置比例是否需要調整等,上圖可作為參考範例。
同樣的道理,你也可以整理一張簡單的現金流量表,整理出每個月與每年確定的現金收入,內容包含工作收入、獎金、股票債券配息、定存利息等,也列出每個月需要償還的貸款,還有每個月與每年預計的生活花費預算,就可以簡單整理出每年的收入是否大於花費,可負擔貸款金額有多高,有沒有能力增加存款金額,對於規劃的退休目標是否能如期達成等。
這是我自己習慣的方式,當然你不一定要照這著做,我認為如果能清楚了解自己與家庭的財務狀況之後,就能做出有效且可實踐的計畫,看著自己的計畫逐步達成甚至超前,將會產生更大的信心,然後繼續長久實行。
(延伸閱讀│退休金準備多少才夠?施昇輝:2招穩穩賺,第三人生才「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