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下一波通路新勢力:網路購物

高聖凱
user

高聖凱

2003-11-01

瀏覽數 22,050+

下一波通路新勢力:網路購物
 

本文出自 2003 / 11月號雜誌 第209期遠見雜誌

哪一家店可以在半夜聚集上萬名顧客逛百貨、揀便宜?

答案不是便利商店,而是全年無休的網路店舖。

歷經2001年網路泡沫繁花落盡,電子商務近年開始翻身,脫胎換骨地建立起自己的通路王國。

國內第一大入口網站雅虎奇摩今年網路拍賣營業額目標為新台幣100億元,直逼SOGO百貨或微風廣場的年營業額水準;PChome Online目前在國內數位相機通路市占率約一成,平均每月營業額約1億元,比許多3C賣場分店的月營收還多。「實體通路得開始做保衛戰,」雅虎奇摩行銷總監洪小玲表示。

根據資策會委託調查,國內至第二季為止上網人口數高達兩百四十五萬戶,上網消費人口也近五十萬人。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ECRC)調查指出,去年台灣網路購物的交易金額達到157億元。今年更樂觀預估,企業對顧客(B 2 C)的網路購物市場規模將超過261億元,網路購物市場已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消費勢力。

「去中間化」是電子商務終能熬出頭的主因。上半年國內遭逢SARS衝擊,許多民眾因店家缺貨無法購得N95口罩,雅虎奇摩、eBay與PChome Online等幾大電子商務網站在第一時間將口罩從國外運交至顧客手中,原因就在於網路去除中間通路流程,消弭顧客與賣方之間的距離。「網路模式的出現,證明實體通路沒有效率,」eBay台灣區行銷總監黃凌佳表示。

改變規則的通路革命

電子商務崛起不僅代表網路世代來臨,更是一場改變通路遊戲規則的產業革命。

過去實體通路採「分層獲利」「以量制價」策略進軍市場。以資訊產品為例,實體通路有「五級」層級制,意即產品從上游供應到消費者手上,中間轉手五次,廠商唯有以量取勝才能獲利。

近年來3C大賣場的興起便是企圖以量大壓低售價。但網路的出現,打破傳統通路以量制價的行銷策略,改從縮短通路結構來壓低成本,反而更具競爭力。

販賣資訊產品起家的PChome Online,如今商品觸角跨至化妝品、流行精品甚至腳踏車,帶動營運成長,上半年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近五倍。其中原因在於:網路把供給到需求的過程簡化至最短,得以價格比實體通路便宜,因而吸引消費族群。

PChome Online營運長謝振豐指出,網路壓縮供給至需求之間的時空距離,是網路通路最大的優勢。實體通路強調「預測」,因為從上游、中盤再到消費者出現時間差,其中的物流量多寡必須靠預測來評估。其中有兩個風險:一是若預期需求過多,就造成存貨;二是若預測太少,則變成缺貨。「人往高處爬、顧客往低價走,只要同樣產品價格夠低,消費者不在乎從哪裡購買,」他說。

除了價格吸引人,交易過程透明化更是電子商務成為通路新勢力的關鍵。銷售書籍與影音產品網站博客來讓消費者瞭解書籍庫存狀態,並即時回報物流動態,讓消費者感到放心,也讓他們的退貨率能低於一般書店業的平均值(5%),這是花費七年才完成的倉儲管理。博客來總經理張天立指出,網路的優勢就在於交易過程一目了然,藉此建立顧客信任度。

在交易過程中,將消費者行為科學化,使電子商務比實體通路更能掌握市場動態的優勢。如果你常去固定商家買化妝品,商家的店員大概能掌握你所喜好的產品類型,在網路上能做到更精準。

經過多年的電子商務經驗,雅虎奇摩已建立統計分析消費者行為的模式。不須登入會員、只要顧客瀏覽網站,系統便會從點選的網頁連結進行性向分析,並提供符合性向的消費產品廣告資訊。「這是多少百貨公司夢寐以求的客戶資料,」洪小玲表示。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不僅要瞭解顧客,網路消費更要教育顧客,近期熱門的二手拍賣網站便是例子。今年以「唐先生」的花瓶廣告打出二手拍賣風潮的eBay,也成功傳遞消費者「網路拍賣妙不可言的樂趣」觀念。「當民眾發

現在實體世界的事拿到網路上更為豐富有趣,我們就成功了,」黃凌佳說。

此外,滿足消費者「知的權利」也是電子商務增加顧客忠誠度的重要方法。博客來推出主題式書籍電子報,並為讀者整理作者的著作與生平經歷,讓許多消費者增進遨遊文學世界的樂趣,無形中增加消費者的「黏著度」,「讓消費者知識成長就是生意的成長,」張天立說。

電子商務除了交易,還多了分享與溝通,實體通路難以匹敵。由於網友的互動活躍,網站的商品討論區幾乎成了解決購物疑難雜症的百科大全,也是買賣雙方互動的重心園地。IBM筆記型電腦的非官方網站意見甚至成為台灣IBM重要的客戶意見來源之一。

國內電子商務在消費者日漸接受下市場逐漸站穩,但是接下來如何維持競爭力,才是發展關鍵。

謝振豐歸納目前電子商務不脫兩種模式,分別是「賭場型」與「賣場型」。「賭場型」網站如同雅虎、eBay,讓顧客自己交易,他們當莊家抽頭。「賣場型」網站如PChome Online,自己經營通路,賺取交易價差。但兩種模式仍存有發展上的挑戰。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楊正瑀便指出,前者模式在國內網路收費意識仍未普及下,經營廠商無人帶頭全面徵收會費,因此獲利仍存未知數;而後者模式雖然獲利能短期見效,但問題在於取代性高,實體通路自己下來經營電子商務,原先的價格優勢將難維持。

如何「與狼共舞」?

未來如何與實體通路互動,也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項重大挑戰。網路雖然不至於取代實體通路,但它的影響力肯定一直擴大,未來勢必會壓縮實體通路市場的空間。因此未來實體與虛擬通路如何合作與競爭,是主要關鍵。

實體通路投資電子商務是理想的模式之一,博客來便是明顯的例子。2000年統一集團投資博客來,並結合電子商務與便利宅配的優勢,成功拓展市場。今年上半年博客來開始轉虧為盈,成為國內第一大網路書店。

實體通路投資異業成功,但與同業虛擬通路是否能結盟合作,廠商間意見仍然分歧。洪小玲認為,由於網路與實體通路的消費群有所不同,因此兩通路結盟有助於市場的擴張。

但謝振豐認為,實體與虛擬通路勢必難逃利益敵對關係的宿命。他指出,很多實體通路看到網站購物這麼便宜,大多視為眼中釘,反而利用強勢進行抵制,增加合作的困難。「當同一件商品在網路上可以比實體通路便宜一半時,對方怎麼跟你談合作?」他說。未來幾個月內PChome Online更計畫將汽車納入網路購物商品之一,許多經銷車商已經嚴陣以待。

由於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未來通路市場變化也將日益激烈,網路勢必侵蝕更多原有的實體通路市場,未來鹿死誰手仍待觀察。

重要的是電子商務業者已經準備好長期抗戰,「這塊市場值得長期開發,我們的錢可以燒很久,」黃凌佳信心十足地表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