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治家的領導品質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3-09-01

瀏覽數 14,000+

政治家的領導品質
 

本文出自 2003 / 9月號雜誌 第207期遠見雜誌

經國先生雖然逝世已經十五周年,但是今天在各項民調上,所有民眾對經國先生的貢獻依舊給予最高的肯定與懷念,這就是所謂的「歷久而彌新」。

或許有人認為那是一個舊時代。從時間上的意義來說,或從科技的進步來說,可能是如此。但如果是從一個時代的精神來看,我個人認為,那個時代比今天民進黨執政的時代還要新,還要有活力。究竟「新」在何處?今天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談經國先生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品質。

美國一位曾擔任四任總統文膽的作家葛根(David Gergen),在去年出版了一本書,中文翻譯為《美國總統的七門課》。在書中最後一章,他舉出了美國總統作為一個優越領導者應具備的七項能力,包括人品貴重、目標清楚、說服力強、在體制內運作的能力、就任百日定江山、堅強的顧問群、以及傳承願景。這裡面其實可以再簡化為三項:品格、願景、執行力。有關經國先生的願景與執行力,今天與會的學者專家都會有重要的論文發表,我想從經國先生政治家的品格提供我個人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環境是瞬息萬變的,政策措施也會因時因地而異,但有些東西卻是不隨時空改變的,這些東西才是所謂歷久而彌新的精髓。

我個人認為,在經國先生的領導下,他展現了也親身示範了一位政治家最彌足珍貴的品質:承擔責任的勇氣、瞭望未來的遠見、尊重專業的氣度、關懷民眾的真情、以及政商分離的堅持。對今天的民進黨政府而言,也應當有強烈的警惕作用。

(一)經國先生展現的是承擔責任的勇氣

經國先生在1972年接任行政院長時,台灣在國際上不斷地遭遇到打擊。

政治上,當時正值我國退出聯合國不久,緊接著日本與我斷交,1978年,美國也與我國斷交;經濟上,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美元大幅貶值,導致國際物價猛漲,而1973年10月中東戰爭再度爆發,十年內掀起了兩次石油危機。這些情勢對當時台灣政經所造成的衝擊,遠甚於今日。可是,在我服務於行政院內的那段期間,不論公開或私下,從來沒有聽經國先生有任何推卸責任的言辭,相反地,情勢愈險惡,他反而愈鎮定,更勇於承擔。

這種精神不僅激勵了政府官員的士氣,也安定了社會的人心,大家對政府都充滿著信任與信心。

1972年,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的第一年,台灣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NP)為522美元,到了經國先生主政最後一年,也就是1987年(編按:經國先生於1988年1月13日逝世),台灣人均所得增加到5298美元,整整增加了十倍(頁74表一)。

大家常說經濟奇蹟,應該就是這一段歷史。

我想用一個譬喻來做對照,經國先生主政之下,當時的台灣雖然面臨了狂風暴雨,但依舊大步向前邁進;今天台灣只不過遇到毛毛細雨,領導階層卻已不知所措,只會責怪天氣不好。對比之下,民眾又豈能不懷念經國先生承擔責任的勇氣。

(二)經國先生展現的是瞭望未來的遠見,而非只看今日的短視

經國先生所推動的「十大建設」,今天大家都還耳熟能詳。由於這十項建設規模龐大,而且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曾引起很多的質疑,但是經國先生說了一句名言: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就是這十項建設,奠定了台灣經濟日後突飛猛進的基礎。

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是,十項建設是在1973年10月宣布,但十項建設之後呢?經國先生當時就指示行政院祕書長費驊先生研究後續應發展之產業。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我國的電子產業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播種,一方面廣邀海外學人歸國,一方面在工研院內增設電子工業發展中心,奠立了我國日後半導體工業蓬勃發展的基礎。

卓越的領導人,不只注意今天,也想到明天。可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卻都是短視的政策,所謂的500億公共建設方案,都是一些地方的小工程。對比之下,民眾又豈能不懷念經國先生瞭望未來的遠見。

(三)經國先生展現的是尊重專業的氣度,而非政治掛帥的狹小胸襟

經國先生不是經濟學者,但卻瞭解專業在經濟領域中的重要性。過去經國先生所任命的財經官員,包括孫運璿先生、李國鼎先生、俞國華先生、張繼正先生、趙耀東先生、徐立德先生等等,都是在專業的原則下推動政務。

經國先生主政下的財經環境,是「大專業,小政治」,今天卻是「大政治,小專業」。「大專業,小政治」是以專業為主,政治不能凌駕專業;「大政治,小專業」則是以專業為政治服務。對比之下,民眾豈能不懷念經國先生尊重專業的氣度。

(四)經國先生展現的是關懷民眾的真情

與民眾福祉最攸關的問題是物價問題以及貧富問題。經國先生曾說:「我國經濟發展成果,應為全民共享。為達成此目的,必須縮短貧富差距,為縮短貧富差距,必須穩定物價。」他也說:「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當時雖然面臨石油危機以及進口物價暴漲的衝擊,但是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以降低對民眾生活的衝擊。

事實上,從1972年到1987年之間,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只有在1974年、1980年及1981年三年曾出現過兩位數外(表二),其他都是個位數,這對一個快速成長的小型經濟體系而言,非常的難能可貴,優於當時的工業化國家及其他開發中國家。

但是自政黨輪替後,台灣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所衍生的教育與社會問題也愈來愈嚴重。我們過去所自豪的均富社會理想,已經快成了政客為了維護政權的犧牲品。過去四十年間,台灣家戶所得前20%與後20%之家戶平均可支配所得倍數,從未超過五‧五倍,沒想到在2001年竟然竄至六‧三九倍,經濟成長率也首見負成長(表三)!對比之下,民眾豈能不懷念經國先生關懷民眾的真情。

(五)經國先生展現的是政商分離的堅持

今天大家常常談黑金政治,其實在經國先生主政期間是看不到的。

經國先生私底下常常談到,經商的經商,從政的從政,兩者應該要分離,而且他非常注意財經官員與企業人士的交往,只能有公誼,不能有私交。在這樣的氣氛之下,財經官員自然能不受財團的左右,以民眾的福祉為依歸。

在經國先生逝世之後,政商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而黑金政治的現象也隨之擴散,即使在政黨輪替後的今天,愈發看到財團在政策上的影響力。對比之下,民眾豈能不懷念經國先生政商分離的堅持。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它的特色,也都有代表那個特色的政治人物、政策、以及社會。經國先生就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他那一份承擔責任的勇氣、瞭望未來的遠見、尊重專業的氣度、關懷民眾的真情、以及政商分離的堅持,所展現的正也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新精神。

最後我要強調,政府的新舊,不在政黨的輪替,而在其所領導團隊所展現的特質。經國先生領導的政府,不論放在中國哪一個時代,都會是歷久彌新的政府。我相信,經國先生傳承的中國國民黨,已找回歷史中的新精神,正準備再創造一個新的時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