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透過歷史的淵源來了解,為什麼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會支持俄羅斯。
正當全球人們為烏克蘭(Ukraine)百姓哀悼、祈福,世界各大企業也祭出制裁俄羅斯(Russia)的各種蠻橫無理之戰爭作為時,中國(China)卻一面倒的反其道而行,不僅官方態度模稜兩可、也不斷傳出中國私下援助俄羅斯,就連絕大部分的中國人,幾乎是一面倒的支持俄羅斯的攻擊行為,看在同情烏克蘭遭遇的你我眼中,「獨特」的舉動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實際上,無論是新聞街訪、新聞留言評論,還是各大論壇在討論俄烏戰爭時,基本上風向全是倒向俄羅斯那一邊,甚至少部分同情烏克蘭的人,會被貼上標籤、認為是被派來臥底的,導致陷入一種不敢表態的沉默螺旋中。
以中國最大的論壇《知乎》為例,只要搜尋「支持烏克蘭」等關鍵字,上萬則評論成了當前最熱門的話題,就連出生香港的知名美國(USA)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公開發表支持烏克蘭後,也成了中國人熱烈討論的焦點。
究竟,為什麼中國人會如此支持俄羅斯?看在那些流離失所的無辜難民份上,難道沒有半點惻隱之心?
美國支持誰 中國就反對
說穿了,這樣反對的事態,基本上是只要是美國支持的立場,中國人就會站出來跳到對立面。
中國有一派支持俄羅斯的說法,是為了壓制北約東擴,只要北約不東擴,對中國的威脅就愈小,未來的爭端也會不波及到中國。
另一種支持俄羅斯的理由,是擔憂若中國站在西方的立場,和他們一起搞垮俄羅斯,之後美國就會更有權勢和力量來侵略中國──所以無論如何,中國的好夥伴俄羅斯絕對不能倒,這兩個社會主義的國家,一定要比肩前進。
還有一種論調,是嘲諷美國嚷嚷著民主之名,但在過往20年來卻於中東地區駐紮了不少軍力,除非美國願意撤軍、同意退出各種戰爭,否則反對美國支持的所有國家。
這種類似唇亡齒寒、「俄羅斯滅亡、中國也會滅亡」的觀點,深植了中國人的內心。
中俄的恩恩怨怨 從仇視到患難之交
翻開中國和俄羅斯過往的歷史,其實在沙俄、蘇俄、蘇聯時期,曾通過一系列條約、軍事或者外交手段割占大清帝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大清帝國國力逐漸走向衰落,當年沙俄通過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占據中國外東北和外西北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中華民國時期,蘇聯支持外蒙古獨立,唐努烏梁海、海參崴、外興安嶺、庫頁島則被蘇聯兼併,其實在歷史上的恩怨,曾有長時間的對立。
1960年代時,中共與蘇共歷經過一段中蘇交惡,甚至爆發邊界衝突;但中共最終承認邊界條約,根據條約和國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法理上和事實上都不再對沙俄、蘇俄、蘇聯以及俄羅斯聯邦侵占和繼承的領土持有主權爭議。
直至蘇聯解體後,1992年,中國國家主席曾與俄羅斯總統會面,兩國簽署了《中俄相互關係基礎聯合聲明》條例,彼此盡釋前嫌,互視為彼此友好的國家;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2001年,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11年,建立平等信任、共同繁榮、世代友好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近年更提升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2022年的冬季奧運期間,普丁(Vladimir Putin)也訪問中國並出席開幕式,指出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終點,友好的程度可見一般。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人會如此支持俄羅斯的戰爭行為了。
支持烏克蘭的人被怎麼樣「洗臉」?
當然,有少部分中國人無條件反戰,也並不是沒有中國人支持烏克蘭,但大多數的理由都會被抨擊,像是支持烏克蘭的人主張「俄羅斯侵占烏克蘭領土」的作為不公不義,卻被回說:「沒有美國,台灣人早就領中國身份證了。」
不僅如此,認為烏克蘭人民很可憐、同情流離失所的人也不在少數,但基本上都還是會被歸咎於美國駐軍時期的阿富汗(Afghanistan)、伊拉克(Iraq),因為戰爭無家可歸的人,「難道那些人就不可憐了嗎?」
總歸起來,中國基本上是在全球嚮往美國、西方的這條道路上,堅持自己的「中國方向」,加上長久以來的反美情緒高漲、領導人的親俄態度,都讓這場戰爭更為立場偏頗,更不外乎在他國眼中,支持俄羅斯的立場有多麼獨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