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念書是很快樂的。能夠了解自己原先不明白的事情,會非常開心。我想,身為孩子的時候很討厭念書,長大以後卻很想念書的人應該不少吧?原本應該開開心心的念書,是不是因為大人搞那些相對評價、成績、考試平均什麼的才變得很無聊呢?(本文摘自《為什麼大家都來問我?》一書,作者為幡野廣志,以下為摘文。)
念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升學而存在的數字,並不是讀書的本質
回答:
我寫這個人生諮詢的專欄時,經常會在內心想著:「這個怎麼會來問我啦?」但這次我卻沒有任何疑義,直接就開始回答了起來。
由於我是血癌的患者,因此身體從兩年前開始就不好了,腦袋則是一直都很不好。沒有印象以前在學校有好好念過書,當然在補習班也是一樣。
國中的時候,除了英文考試以外,所有科目成績全部都在平均以下,印象中數學也是個位數,而且我並沒有參加高中考試。
雖然我不想像那種皮膚略黑的大叔,談些什麼我年輕時也很受歡迎的,不過我國中的時候就只有英文成績非常好。電影就算沒有字幕也大概能夠理解內容,因為覺得國中的英文課太過無聊,所以還自己想辦法拿到高中的英文課本來自習。
這倒不是什麼中二病,我只是喜歡英文而已。我覺得學習英文能夠拓展世界以及價值觀,非常有趣。
但我現在不怎麼用英文,就算去國外,也盡力用日文去應付,也不曾有過什麼驚險的事情。
簡言之,當時我的英文是甲,其他成績都是戊。日語的成績當然也是很差,現在我也不太會寫漢字,也搞不懂文法什麼的。
但是因為有電腦,所以我現在寫專欄還算順利,還可以在瀕死前出本書。有些人甚至還會叫我老師,但我都快要死了耶。
前情提要寫的有點長了,不過怎麼會來問我念書的事情呢?我說真的。
花粉到處飛揚,越來越有春天的樣子。您兒子這個春天就會升上國三了對吧?恭喜恭喜。
我就老實說了,我感受不到記憶型的念書成績有什麼價值。為了升學而存在的數字,以及為了之後就業用而競爭的這些成績,我認為並不是讀書的本質。
學校成績好的人並不等於會做事的人
我出了社會以後才發現,學校成績好的人並不等於會做事的人。請想像一下磯野家的長男(注:日本國民漫畫《海螺小姐》中的角色),他不擅長念書,所以在學校或者家裡都會被罵,不是所謂很得要領、腦袋好的那種孩子。
海螺小姐的時代,沒有電腦也沒有智慧型手機,確實需要記憶型的念書。記憶量大就比較優秀,是非常博學多聞的人。但現在有比人類更擅長記憶的電腦,因此我認為創造力遠比記憶力重要得多,換句話說就是思考能力。
如果覺得我這是在批評的話,實在很抱歉,但我實在不喜歡《うんこ漢字ドリル》(注:學齡兒童的漢字教科書)中的內容,為了記住漢字,就使用便便的形狀來記憶。漢字再怎麼說也只是構成文章的要素,不管記住了多少漢字,文章都變成大便實在沒有意義。
當然日語的成績可能會因為念了這本書變好,但是出了社會以後,文章的創造力遠比認得漢字更加重要。寫那種滿篇便便文字的信件或LINE的訊息根本交不到女朋友,多去接觸詩或藝文類會比較好。
英文也是一樣。不管記得了多少單字或者文法,最重要的還是要用英文說些什麼。不管發音或者文法有多麼完美如同母語者,說一些大便一樣的東西就沒有意義了。
念書是為了讓人生更加豐富
我認為念書是為了讓人生更加豐富。雖然我沒辦法念好學校的書,但我喜歡攝影,所以念了很多攝影的東西。無論是誰,只要是喜歡的東西就能夠學習,如果能感受到自己進步就更不在話下。喜歡料理的人就去學料理、喜歡遊戲的人就去學遊戲、喜歡音樂的人就去學習音樂吧。
當然我並不是輕視那些喜歡念教科書的人。喜歡數學、喜歡歷史、喜歡英文都是很棒的。我也覺得念書以後升學,的確是能夠增加人生選項。
所以我認為,越是那些還沒有找出自己喜歡什麼事情的人,更應該好好念學校的書。
你的兒子是個喜歡足球、開朗又溫柔的孩子,這樣不是很好嗎?我不認為勉強他做不喜歡的事情,給他壓力是正確做法。如果希望他拿到足球推薦名額,我想也只能教他讀書的樂趣吧。
說起來,念書是很快樂的。能夠了解自己原先不明白的事情,會非常開心。我想,身為孩子的時候很討厭念書,長大以後卻很想念書的人應該不少吧?
原本應該開開心心的念書,是不是因為大人搞那些相對評價、成績、考試平均什麼的才變得很無聊呢?就算是大人,如果喜歡的興趣被人用相對評價來打分數,若是分數高的人也就罷了,我想分數低的人應該會變成討厭這件事情吧?
個人認為在養育孩子這方面,也一定是因為國家會靠成績評斷人,無意間對少子化的進展推了一把。
我認為對妳的孩子來說,比起學校成績,妳一句「我認為自己養育了一個好孩子」才是他一輩子的寶物。
我能明白妳在考量1年後高中考試的心情,但我認為思考20年後兒子要做什麼來生活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