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看衰2022第一槍! 大立光林恩平:1月比去年12月差、2月更慘

白育綸
user

白育綸

2022-01-14

瀏覽數 61,550+

圖/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蘇義傑攝
圖/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大立光昨天(1/13)召開法說會,在過去幾個月實施庫藏股、發動專利戰以來,股價已經止跌,但翻開第四季財報,季對季的毛利率、年對年的營業收入,仍持續探底。當投資法人緊張追問,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力挽狂瀾有何作法時,為什麼他還能老神在在?有玄機!

「我們也已經跟了很久,(營收)規模也愈來愈小,折舊從2019年不到10億元,現在一季飆到12億。競爭秩序(competition landscape)已經改變,你所謂的高規,毛利沒以前好,問你也不太願意回答,我們到底怎麼去期待?」國泰投信副總經理尹乃芸在電話那頭,對著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愈問愈激動。

話音剛落,會議馬上陷入長達整整一分鐘的沉默,線上的法人分析師、媒體緊張起來,就像套牢在股票高點的投資人,除了等待,別無選擇、無計可施。而等待的時間,體感時間彷彿過了一世紀之久。

話筒另一頭,林恩平臉上的表情是否面不改色不得而知,但重回會議後,他的語氣,仍沒有絲毫波瀾,依然「省話」,悠悠地說了一句:「我們沒辦法預測。」讓尹乃芸就算替投資人焦急、無奈,也只能悻悻然地掛上電話。

尹乃芸的煩惱,是許多投資者共同的擔心。

台灣鏡頭產業最知名的廠商大立光於1月13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1年第四季營運績效,營收與第三季相比小幅增加9%,股價也回到2000元以上,但各項財務數字不漂亮,卻是鐵錚錚的事實。

第四季毛利率55.87%,相較第三季的59.32%又減少3.45個百分點。綜觀全年,營收469.62億元,年下滑16%,EPS 139.13元,與前年(2020)相比下滑了24%,持續探底,來到七年新低。

不只如此,林恩平更坦言,手機品牌廠看衰高階手機的消費力道,需求保守,「1月看起來比(去年)12月差,那2月會更差。高階的8P(8片塑膠鏡頭)導入不少,但去年賣得差,今年也似乎沒什麼比較好的理由樂觀。」

除了1月傳統的淡季因素,林恩平指出,供應鏈上還有問題未解,至於是不是像外界傳的,長短料已經緩解,林恩平並不清楚。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話少、但發言實在的林恩平,基本看衰今年品牌拉貨需求。對比供應鏈常爆料的分析師郭明錤在去年底樂觀地認為大立光專利戰和解,可望迎來手機客戶的長約、走過低谷,顯然短期的基本面仍有變數。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看衰2022。蘇義傑攝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看衰2022。蘇義傑攝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調整產品組合ing,或許也別急著慌

大立光的毛利持續探底,業者歸結原因,包括過去常說的客戶端設計高規格、拉貨低標準的狀況,導致產品組合較差,以及這一季大立光力推VCM(音圈馬達,用於變焦或防手震)與鏡頭的組合(bundle)銷售,該方案毛利較低,因此下拉整體毛利率。

然而,這其實早在林恩平的意料之中,而仍堅持「VCM加鏡頭」富有獨特的策略意義。

凱基投顧資深副總經理陳佳儀在大立光去年第二季的法說會時,提問林恩平:銷售VCM的毛利較低,怎麼看待對公司整體的影響?(延伸閱讀:轉進車用市場有三大挑戰,「大立光」能奪回股王寶座?

「VCM的物料成本高,但鏡頭跟VCM的結合,能為客戶省下很多負擔,過去兩個零件不同人做,接合時,出問題的責任難以釐清,其實我們是在省客戶整合的時間,」當時林恩平在落下一堆技術名詞後,這樣詮釋大立光的新佈局。

言下之意,大立光是要經營的是與客戶更緊密的關係、讓客戶更依賴大立光的「方案」,而不只是「產品」。

更深一層探究,迫使大立光逐步調整產品組合策略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產品的競爭對手太多。蘋果公司培養第二供應鏈舜宇,早就是公開的祕密,加上客戶也無心在硬體上繼續升級,大立光提供整合型「方案」,在整塊材料大餅難以成長的當下,不但能攻下更多的份額,也維繫大立光在客戶心中的獨特地位。(延伸閱讀:第一名保衛戰〉大立光手握三張王牌,穩穩安坐王者地位

當時林恩平也坦言,雖然大立光旗下早有製造VCM的公司「大陽」,但因產能不足,在新的整合型「方案」之中,零件必須向外採購,壓縮獲利。不過這個問題可望獲得解決,隨著2023年新廠房即將完工投產,自製VCM比例提高,此一狀況就能獲得緩解。

有了這些前提,對照林恩平半年前的回答,再來看大立光如今看似頹靡的財報,或許便知道毋須太過擔心。(延伸閱讀:第一名保衛戰〉技術頂尖的大立光、可成,到底是輸家還是贏家?

回想當日法說會上長長的沉默,也許大立光團隊在心中提醒自己的是「先蹲後跳的長遠之計」,忍一時委屈,寧願做低毛利的、過去棄之敝屣的VCM,為的就是要解決客戶的痛點,持續用引以自豪的製造力,牢牢的綁住客戶,VCM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良率、產品做到最好,自然會有利潤。

「看不見未來?不願意預測?但您還是一直投資,下一次的成長循環,還能不能期待?」「高階需求疲軟」「新廠要生產什麼?」「車用為什麼不多做?」,面對法人問來問去的那些問題,林恩平講的雖少,但持續投資擴產的行動,其實就是最好的回答。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