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SG永續投資,儼然成為新顯學,在過去八年來成長超過一倍,新冠疫情後,更蔚為主流,預期2036年ESG相關基金規模將大幅成長至150兆美元,不管是大型法人機構或一般投資人,都對ESG日益重視,大為推升市場熱度。
ESG投資指的是在評估財務投資時,同時納入「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作為投資決策考量,包含環境永續、企業責任、碳排放及性別平權等,確保企業或機構正面回應相關議題,以建立有效的評估制度與投資方針。
Bloomberg統計指出,2020年ESG債券的新發行量也創下超過4000億美元新高,其中包括綠色債券2150億、社會債券1335億、永續債券614億。尤其,2020年綠色債券總市值已突破1兆美元規模,成長相當強勁。
目前,歐洲是ESG發展最成熟及產品最多元市場,占全球資產83%,美國為占比第二市場,約12%,台灣的ESG基金規模為亞洲(不含日本)地區第三大,僅次中國及韓國,且ESG相關基金發行檔數,也從2019年的2檔,成長至2021年的32檔。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