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房市有泡沫?胡偉良:隨便買隨便賺的時期已過,投資要更專業

房地產是一個週期性的行業

胡偉良
user

胡偉良

2021-11-09

瀏覽數 57,300+

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從歷史經驗來看,所有的泡沫中房地產應該算是最危險的一種。畢竟股市的暴跌通常還不足以拖垮銀行系統,但是房地產市場的一次崩盤,卻足以顛覆銀行的根基。大陸近期爆發的恆大事件,就是中共刺破房市泡沫的具體例證。就像在狂歡派對中,明智的主人總是會在客人喝的爛醉前撤掉酒杯,以防止賓客醉後生事。

泡沫經濟的原因

曾經有個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給泡沫經濟做過這樣的描述:

如果今天價格上漲的原因是由於投資者相信,明天他們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而基本要素的價格又沒有調整,那麼就存在著泡沫。 

也就是說當主要經濟活動來自大量投機活動所支撐時,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持,這種價格的上漲就會像泡沫一般容易破裂,經濟學上稱為「泡沫經濟」。

為了維持泡沫的不斷膨脹,就需要有越來越多的人繼續接手,到了最後沒人願意再高價承接時,泡沫就會破裂。當房價不斷上漲,到沒人接盤的時候,房子賣不出去,房市有行無市,這時,房市就會崩盤。

從歷史經驗來看,所有的泡沫中房地產應該算是最危險的一種。畢竟股市的暴跌通常還不足以拖垮銀行系統,但是房地產市場的一次崩盤,卻足以顛覆銀行的根基。

日本房地產市場泡沫,導致數十年經濟失落

日本9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足堪借鑑,房地產泡沫破裂會造成骨牌效應,並拖垮銀行系統,造成整個國家的經濟危機。1990年代日本的房地產市場崩盤即來自過度的投機炒作,房地產出現泡沫後,政府也沒對銀行體系採有效監管,到了最後終於導致房地產市場崩盤,也導致日本隨後數十年的經濟失落。

大陸近期爆發的恆大事件,就是中共刺破房市泡沫的具體例證,從2016年起中共就提出「房住不炒」的政策主張,隨後並透過一連串的行政監管措施來壓制房地產泡沫,2020年的金融管制措施(三道紅線)更成壓倒恆大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泡沫破裂導致房市崩盤,而使房市泡沫走向漸進式的軟着陸,這就像在狂歡派對中,明智的主人總是會在客人喝的爛醉前撤掉酒杯,以防止賓客醉後生事。

台灣房市有泡沫嗎?房價會崩盤嗎?

房地產是一個週期性的行業,2003年台灣的房市從谷底的蕭條,走向復甦,中間碰到2008年的雷曼兄弟危機, 2010房地產重新走向過熱,2011年起政府也開始打房(奢侈稅、實價登錄、房地合一),2016 年房市步入衰退,經歷4年,2020年疫情引發全球資金大放水,房市重新步向復甦,這是房地產的正常週期性變化。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2021年政府擔心房市過熱帶動房價,為了防範未然,開始祭出2.0版的房地合一、實價登錄,央行也頒佈了金融管制措施。

政府擔心房市過熱帶動房價,防範未然。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政府擔心房市過熱帶動房價,防範未然。僅為情境圖,取自shutterstock

做為一個實務的業者,我必須清楚的告訴大家,現在大都會區的房產(像,台北市),只要地點稍優,「房價不是高的過頭、離譜」,是很容易售出的,根本不會有沒人接盤的問題,所以根本不存在著「崩盤」的問題,之所以如此,就在於它的「虛缺性」,尤其蛋黃區的好房子甚至會愈來愈買不到。反之,一些人口流出、沒有產業支撐的地區以及偏郊的房子,基本上,是窮人的避難所,其房產未來的增值性不只看好,甚至有下跌的可能。

胡偉良:房地產已經愈來愈像股市

房地產隨便買隨便賺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今後要靠買房賺錢已經愈來愈困難了,尤其是投資房地產,一定要夠專業,能了解房地產的脈動、掌握房地產的趨勢,才能確保成功,房地產已經愈來愈像股市,沒有三兩三莫要上梁山,專業不夠、時間、資訊不足,將很難從中獲利。

對於當前的房市,如果是剛需(首購或換房),筆者覺得可以進場,但對於地點的選擇、産品的種類,建商的信譽,仍要多加注意;至於投資,更要千挑萬選,挑對好的標的物(仍然是地點、產品、建商),但要加上進場的時機。

地點和坐落的城市代表了它所擁有的各種資源聚集,包括;生活、醫療、交通、教育和財政資源;而進場的時機則決定了日後出售的價差空間。

與其他投資標的物相比,房地產投資的優點在「槓桿」效益,可以「放大」投資的獲利,缺點則在於「流動性」較差,不能立即取回現金。

台灣的房市有泡沫嗎?房價會崩盤嗎?我的答案是有泡沫,但不會硬著陸,房市更不會崩盤,尤其在大都會區。

(本文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