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阻非洲豬瘟而施行「廚餘禁令」,讓全台廚餘無處可去。但桃園觀音的這家小企業,卻成功救援廚餘過載危機,它究竟如何辦到的?
9月初,一批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走私肉,挑起了全台養豬戶的敏感神經,畢竟,只要有一戶豬農稍有不慎,非洲豬瘟便會透過「廚餘飼豬」感染本土豬隻。
為了杜絕後患,農委會立下「廚餘禁令」,宣布自9月起,全台養豬戶禁止使用廚餘養豬,違者將重罰百萬。這道廚餘禁令一下,先不說養殖規則改變帶來的經濟變化,更直接的後果,就是每天突增的上百噸廚餘,將無處安放。
果然不到兩週,全台紛紛傳出「廚餘災情」。由於全台焚化廠垃圾爆量,加上傳統堆肥坑早已滿載,多餘廚餘已無合法管道可去,就地挖坑掩埋,成了唯一選擇。
不過,這項困擾全台的廚餘危機,有望迎來解套。一座隱身在桃園市觀音區鄉間的酵素堆肥廠,不但每天可以處理100噸的廚餘,還不需要大量人力與大片土地,更令人驚豔的是,這座工廠,甚至能建立一套新的循環經濟模式。
廚餘處理,幾乎無需人工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