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末日的預言不斷出現,世界末日真的會發生嗎?在影史眾多類型的電影中,災難片始終占有一席之地,因為它有極強的特效,還有在求生時的抉擇,而這些天災災難電影,你看過了嗎?
在影史眾多類型的電影中,災難片始終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天搖地動的毀滅地震、火山爆發的烈焰吞噬,還是從天而降的隕石衝擊,這些極端自然災害,不僅挑戰人類的生存極限,也讓觀眾在大銀幕上感受世界末日的臨場震撼。
災難電影的魅力,來自於強大視覺特效所營造的毀滅場景,再加上人性在災難面前的抉擇與掙扎,使得這類作品往往不只是看一場浩劫,更像是在體驗一場情感與道德的風暴。也因此,災難片都是票房保證,不少作品甚至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
災難片總是將「如果這真的發生了,我該怎麼辦?」的思考丟給觀眾,包含角色間的抉擇、家庭的牽絆,以及求生意志的希望。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影史最精彩的天災災難片單:
1、《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
2004年的電影《明天過後》,由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執導,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與艾美羅森(Emmy Rossum)主演,描述全球寒冷化後,造成的一個新的冰河時期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故事描述,氣候學家傑克霍爾觀察史前氣候研究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他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當羅德島大小的冰山撞上南極洲冰棚後,全球氣候引發連鎖效應,在一場全球性超級暴風雨來臨後,地球將步入1萬年前的冰河世紀。
《明天過後》當年在上映後,獲得了全球廣大的迴響,強大的視覺效果讓人見識末日過後的殘酷,至今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本片也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天災電影之一。
2、《2012》(2012,2009)
2009年的電影《2012》,依然由《明天過後》的導演羅蘭艾默瑞奇執導,主演包含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阿曼達皮特(Amanda Peet)與奇維托艾吉佛(Chiwetel Ejiofor)主演,故事根據瑪雅預言,揭示地球將在2012年迎來世界末日的警示。
在瑪雅預言中,新紀元運動認為從2012年12月21日開始,地球和上面的居民將開始經歷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正向轉變,新紀元就此誕生。其他觀點認為這一天世界會終結,或者會出現類似的災難。當然,後來這一天什麼都沒發生。
《2012》透過瑪雅預言的根基和強大特效的呈現,在上映後非常成功,全球寫下了票房紀錄。故事從地震、海嘯、火山、太陽風暴等描述末日的慘況,海嘯襲擊喜馬拉雅山的畫面更是經典。
3、《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2015)
2015年的《加州大地震》由布萊德派頓(Brad Peyton)執導,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亞歷珊卓妲妲里奧(Alexandra Daddario)與卡拉古奇諾(Carla Gugino)主演,故事以真實存在的聖安地列斯斷層為核心,描述在加州發生的一場毀天滅地的大地震。
故事描述,斷層在加州引發了芮氏規模9.6的大地震,擔任搜救員的直升機駕駛員雷蓋因斯與他失和的妻子決定從洛杉磯往北飛向舊金山,一同搶救他們的小女兒。然而,當他們以為早已度過最糟的情況時,危機四伏的驚險旅程其實才正要開始進行。
《加州大地震》靠著巨石強森的獨特魅力,吸引了不錯的票房,大地震的特效和胡佛水壩的崩塌也十分精彩,特別震撼。
4、《龍捲風暴》(Twisters,2024)
2024年的《龍捲風暴》,是1996年《龍捲風》(Twister)的獨立續集,兩部電影都深刻描繪了龍捲風對於人們生活災難性的影響和殘酷。《龍捲風暴》由鄭李爍執導,黛西埃德加瓊斯(Daisy Edgar-Jones)、葛倫鮑威爾(Glen Powell)與安東尼拉莫斯(Anthony Ramos)主演。
《龍捲風暴》描述,凱特庫珀曾在大學時期追逐風暴,然而卻因為經歷過災難性的龍捲風事件而飽受糾纏。但現在她又被朋友哈維說服回到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測試一套突破性的全新追蹤系統。
她在那裡遇到泰勒歐文斯,他是迷人卻莽撞的網路紅人。伴隨著愈來愈危險的風暴季節,也開始出現從未見過的可怕現象,置身於奧克拉荷馬州中部匯集多個風暴系統的路徑上,並且為了生死存亡而奮戰。 電影深刻揭露了龍捲風的殘酷,不只特效精彩,連劇情也引人入勝。
5、《火山爆發》(Volcano,1997)
1997年上映的電影《火山爆發》,由米克傑克遜(Mick Jackson)執導,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與安海契(Anne Heche)主演,是一部以洛杉磯市中心為背景的天災災難片。電影以洛杉磯著名觀光景點拉布雷亞瀝青坑為主,打造出都市中突然出現火山爆發的驚悚場景,成為當年極具話題性的視效鉅作。
劇情描述,洛杉磯地區突發一連串地下異常現象,當地地質學家艾米巴恩懷疑地下岩漿活動異常,卻遭當局忽視。隨著地熱異常、火山爆發突然襲擊市區,災難管理局長馬克·洛克帶領救援團隊奔走街頭,試圖在短時間內疏散市民、封鎖岩漿蔓延路線,與時間競賽,拯救整座城市。
《火山爆發》在當年上映後,以其緊湊節奏與高張力場面受到觀眾歡迎,雖然部分地質學家對其科學真實性提出質疑,但無損本片在視覺效果與緊張感上的成就。片中岩漿吞噬地鐵、街頭瞬間崩塌的畫面,至今仍是災難片迷心中的經典時刻之一,也為都市型天災題材開創了新的類型風格。
6、《天崩地裂》(Dante's Peak,1997)
1997年的電影《天崩地裂》,由羅傑唐納森(Roger Donaldson)執導,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與琳達漢彌頓(Linda Hamilton)主演,是一部以火山爆發為主題的經典災難片,故事設定在美國西北小鎮「丹特峰」,探討大自然力量如何在毫無預警下摧毀人類文明。本片也是許多災難片迷心中的經典。
故事描述,火山學家哈利達頓被派往丹特峰小鎮,調查當地出現的火山活動異常。他在當地女市長瑞秋的協助下,發現火山即將爆發的證據,卻因高層壓力與居民疑慮,無法及時發出警告,當沉睡火山最終甦醒,熔岩、毒氣與泥流瞬間吞噬城鎮,兩人必須在混亂中帶領人們逃出生天。
《天崩地裂》在上映後,與同年另一部以火山為題材的《火山爆發》幾乎同時問世,兩片也常被拿來相互比較。《天崩地裂》以相對寫實的地質知識與更具人情味的敘事風格贏得觀眾喜愛,其張力十足的逃生場面與布洛斯南的英雄形象讓本片成為90年代災難片中的代表作之一。特別是車子駛過滾燙酸性湖與火山爆發瞬間的震撼畫面,至今仍讓影迷印象深刻。
7、《浩劫奇蹟》(The Impossible,2012)
2012年的電影《浩劫奇蹟》,由西班牙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J. A. Bayona)執導,娜歐蜜華茲(Naomi Watts)、伊旺麥奎格(Ewan McGregor)與當年的新生代演員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主演,這是湯姆霍蘭德的首部電影。
這部作品改編自2004年南亞海嘯的真實事件,以一個西方家庭在泰國遭逢天災、分離與重聚的經歷為主軸,描繪災難中的人性光輝。
《浩劫奇蹟》上映後獲得極大好評,特別是演員的演出深具說服力,娜歐蜜華茲更憑本片入圍第8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影片的特效呈現真實震撼,從海嘯襲來的一瞬間,到水下衝擊的混亂場面,均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也讓人見證災難的可怕。
8、《地心毀滅》(The Core,2003)
2003年的《地心毀滅》,由強阿米爾(Jon Amiel)執導,主演包含艾倫艾克哈特(Aaron Eckhart)、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與史坦利圖奇(Stanley Tucci)。這是一部以地球內核停止運轉為開端的科幻災難電影,設定新穎、視覺壯觀,充滿濃厚的災難冒險色彩。
故事描述,地球的磁場突然出現異常,導致鳥群迷航、心律調節器失效、極光出現在赤道等怪異現象。地球物理學家喬許凱斯發現,這是因為地球內核停止轉動所引起,若無法恢復旋轉,地球將在幾個月內完全崩潰。為了挽救地球,人類組成一支科學菁英小隊,搭乘特製鑽地飛船,深入地心引爆核彈,試圖重新啟動地球核心。
《地心毀滅》融合了科幻、冒險與災難片的元素,電影中地底熔岩隧道、鑽地飛船與磁場失控災難的場面,營造出緊張刺激的氣氛,成為當年特效災難片中的另類話題作。
9、《氣象戰》(Geostorm,2017)
2017年的《氣象戰》由迪恩戴夫林(Dean Devlin)執導,主演陣容包括傑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吉姆斯特吉斯(Jim Sturgess)與艾比康妮許(Abbie Cornish)。本片以近未來為背景,結合氣候災難與政治陰謀,是一部融合科幻與災難元素的娛樂大片。
故事設定在不遠的未來,當氣候變遷已對人類造成毀滅性威脅,全球政府攜手建立了一套可控制天氣的衛星系統,由太空站負責調節地球氣候。然而,當系統開始異常運作,世界各地突然出現火焰龍捲風、冰雹風暴與海嘯等毀滅性災難,氣候控制成了新的武器。
《氣象戰》在上映後雖然評價兩極,部分觀眾批評劇情略顯浮誇與公式化,但其視覺特效無庸置疑地成為最大賣點,特別是在多個城市遭遇極端氣象摧殘的場面中展現震撼力量。無論是冰凍沙漠、熱浪吞城或閃電狂襲,《氣象戰》都展現出一種視覺奇觀式的災難美學。
10、《唐山大地震》(Aftershock,2010)
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由馮小剛執導,是中國首部IMAX製作的劇情災難電影,主演包括徐帆、張靜初與李晨。本片改編自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講述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電影以1976年唐山發生的強震為背景,融合震災與家庭情感,展現災難下人性的堅韌與親情的牽絆。
故事描述,在地震發生的瞬間,母親李元妮面臨痛苦抉擇,必須從一對雙胞胎中選擇一人獲救。她選擇了兒子,卻不知女兒也奇蹟生還,但從此兄妹倆命運分離、各自成長。30年後,一場汶川地震再次牽動回憶,也讓一家人重新面對當年的傷痛與寬恕。
《唐山大地震》不只是單純災難場面的展現,而是更進一步深入災後創傷、家庭情感與時代變遷。本片在中國上映後創下當時的華語片票房紀錄,也獲得廣泛好評。開場的地震場景,以其逼真程度與震撼效果成為經典。而影片中關於原諒與重生的主題,更是觸動無數觀眾的淚點,使《唐山大地震》成為華語影史上最具情感重量的災難電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