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南極的夏天,他們壯志揚帆,但船連南極大陸都沒碰到,就被驟變的氣候冰凍在惡海上。在無人能抵的南極、零下20度的氣候,歷經兩個漫漫永夜的寒冬,這群科學家、水手、木匠組成的探險隊受困南極700多天。最後,薛克頓讓隊員全數死裡逃生。後來,這趟探險被譽為「最偉大的失敗」。(本文摘自《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 我說故事》一書,作者為王文靜,以下為摘文。)
薛克頓「堅忍號」的故事
去南極旅行前,我研讀一些極地探險的書,最大收穫是英國探險家薛克頓(Ernest Shackleton) 的長征記《極地(The Endurance: Shackleton's Legendary Antarctic Expedition )》。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100多年前,英國軍人薛克頓想展開第三次南極探險。當時,第一位抵達南極的紀錄已被挪威人插旗。薛克頓想創另一紀錄:第一位徒步橫跨南極大陸的人。1914年,他率領「堅忍號」(Endurance)從倫敦出發, 28個男人、69隻雪橇犬,開始這段冒險。這艘船的命名源自於他的家訓:堅忍之心,征服一切(By Endurance We Conquer)。
在南極的夏天,他們壯志揚帆,但船連南極大陸都沒碰到,就被驟變的氣候冰凍在惡海上。他們起先因船隻被浮冰擠壓爆裂折毀,受困於浮冰,後來續困於一座孤島。在無人能抵的南極、零下20度的氣候,歷經兩個漫漫永夜的寒冬,這群科學家、水手、木匠組成的探險隊受困南極700多天。
最後,薛克頓帶了一組人划著一艘小船去求救,在冰海歷經颶風而能倖存,登陸後攀越無人走過的冰川高山,重返人類社會。並且,他還尋求救兵船再返孤島營救,讓隊員全數死裡逃生。這不是人類可以做到的,後來,這趟探險被譽為「最偉大的失敗」。他的危機領導力,1998年起在美國形成一股風潮,成為執行長們的案頭書。
北極還有愛斯基摩人,但直到現在,南極大陸都是無人之境。少數留在極地的研究者到了冬天,曾發生發瘋、持刀事件,更何況要在南極度過絕望的700多日。
從結果論,薛克頓是失敗者。每次遠征南極都失敗,第三次甚至連邊都沒沾上。奇妙的是,能說得出「誰是第一位橫跨南極的探險家」的人不多,歷史的締造者被遺忘,但多記得橫跨南極的失敗者薛克頓。
地球上最偉大的領袖人物
薛克頓具備罕見的危機領導力,英國歷史學家更推舉他為:「地球上最偉大的領袖人物。」
他把部屬的福祉放在領導者之前,置己身生死於一旁,將自己活命的餅乾讓給病弱的探險隊員。後人分析他的人格特質,是一位樂觀主義者,不只能看到事物的美好一面,還堅信最後一定會成功。他讓人在絕望中生信心,有紀律地遛雪橇犬、慶祝節日。即便船毀了,必須棄船逃生,他不是關起房門開緊急會議,加深恐懼,而是在隊員的口哨旋律伴奏下,在冰上跳起華爾滋。
「堅忍號」船長沃斯禮(Henry Worsley)形容薛克頓如何領導夥伴走出絕望:「你最好他媽的給我保持樂觀。」薛克頓如此詮釋生命:
一隻生氣盎然的驢子,總比一隻死獅子來得好。(Better a live donkey than a dead lion.)
脫困後,薛克頓留下一段傳世名言:「我們雖然沒能到達南極點,但後來者可以追尋我們的足跡,如果他們失敗了,人們還會繼續!因為我相信,探索未知之地是人類的天性。唯一真正的失敗是,我們不再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