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你不理財,財會虧你!小資族最愛存哪些「金融股」?

陳慶德
user

陳慶德

2021-09-28

瀏覽數 52,900+

金融股是許多投資人的心頭好。imagemore富爾特
金融股是許多投資人的心頭好。imagemore富爾特

最近台股波動劇烈,哪些股最抗震?股利穩定發的金融股,是許多小資族的安心首選,但究竟股民都青睞哪些金融股呢?

人們常云「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面對著薪水凍漲、物價通膨時代,投資理財儼然已成人生重大課題。

因為我們若保守地把錢放入銀行定存,欲靠著微薄的銀行定存利息收入(如我們取一般理財觀念,於銀行內放入一份緊急失業、生活預備金,且長達六個月,來當作備用的話,國內銀行定存利率極為低落。

10元攤變成19元攤!通膨吃掉你的存款

如國內銀行「最高六個月活期儲蓄存款利率」,由王道商業銀行奪得機動利率首冠,利率僅「高達」0.20%,次之為土地銀行的0.15%;而六個月的固定利率,也由樂天銀行的0.55%、台中商業銀行0.545%,名列一二名)來抵抗通膨,恐怕台灣每年的物價通膨,甚者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現況,都將吃掉我們單純放入銀行,所收取的定存利率。

台灣主計處先前公布8月CPI指數,年增率高達百分之2.34,相較起上月(7月)百分之1.95大幅上升,處在物價高漲指數水平,同時也是今年(2021)以來,第三度突破百分之2的通膨警戒線。

儘管相關官員表示,預估國內第四季,物價指數將逐步下調,實無通膨現象,但面臨著雞排一片即將破百,甚至讓我最有的感的是,前幾日我去逛傳統市場,赫然發現過往販賣日常用品,每樣10元的「十元攤」,也已經默默把價格改寫成「19元攤」,漲幅高達九成,足見冷冰冰的客觀指數與活生生的生活日常之落差。

可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之外,若人們沒有審慎與長期的理財規劃,「財還會虧你」呢。

最近逛街是否發現物價上漲了呢?pexels

最近逛街是否發現物價上漲了呢?pexels

瘋賺投資財?不如先顧好本業

而身邊投資朋友經常問我,理財的第一步是什麼?我常常叮嚀大家得先做好本業,有其「本」後,才有餘力與資本,進行額外的投資理財活動(不論是買保險與基金、外幣與股票等)。

當我們把目光放在股市內,畢竟少數能整天看盤,或專業操盤者,實屬少數,且去年猛竄的多位「少年股神」,大多以畢業收場居多,實以為戒。

此外,面對「鬼故事」特別多的2021年,不論是爭論好長一段時間的Fed是否計畫年底縮減構債、銀行升息,抑或狂飆急跌的傳產股(諸如貨櫃三雄股價)與中秋變盤之說等利多利空消息,持股的投資朋友們,心中必定要有自己的買入賣出等「理由」,等到理由消失,往往都是獲利停損等最佳出入場時間。

殖利率5%的台股不難找

但先不論有著強心臟,單壓個股,主賺取價差的短線股友投資方式,私想在台灣國內大多數的朋友於股海內,多尋找波動小的「固定」獲利模式為其基本共識。好險的是,台股近月來,歷經幾次修正與調整,基本上人們要在台股內,要找到殖利率高達5%的存股,的確不難。(延伸閱讀:十大「高股息股」出列!「三個選股重點」避免賺股息、賠價差

加快永續轉型的關鍵契機:COP28全解析論壇,熱烈報名中

但另外一派人看法,主張台股目前位於1萬7000多點高水位,若採取「存股」手段,疑似怕買在高點,變成「存骨」,實為不妥。

而就我看來,此觀點見仁見智,畢竟多年多月前,任誰都無法預測到,今日台股會從去年受到新冠病毒影響、跌至8523點,而走了將近一年半的多頭;易言之,股市的高低點往往都是無法預測的,我們每次下單交易,當下即見漲跌,若是失利,只要好好修正自己交易心態與模式即可。

甚者,我們把前面言及的日常生活物價通膨現況挪到股市來看,似乎百分之80的個股股價也都漲了一輪,如萬年牛皮股的「中鋼」就為最好一例,於去年3月,多在20~24塊左右盤旋,但以近日收盤價來看,約在35~40塊區間高檔震盪,也快漲了近一倍之多,換句話說,台股的股票也愈來愈貴了。

股東最多的前20檔股票,金融股占10檔

而回到我們尋找台股多數人的共識,國人長期理財的觀念來看,金融股似為第一首選。據國內集保結算(9月17日),目前上市櫃股東人數前20名,讓投資朋友最為放心的是,有著穩定配息與保護日常現金流的「金融股」,占了十檔之多。

細部而言,目前股東人數最多的為「人生必要有一張」的中鋼(2002),高達103.5萬人,次之為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的93.7萬人,當然近日因電動車題材,抑或幫助台灣人民,購買大量疫苗的鴻海,也已79.4萬人,名列第三。

而名列台股股東人數前20名排名,有一半皆為金融股,依序為:

▋開發金(排名第六名,股東人數為62.2萬人)、
▋中信金(排名第九名,人數為49.7萬人)、
▋玉山金(排名第11名,人數為46.6萬人)、
▋第一金(排名第12名,人數為44.1萬人)、
▋兆豐金(排名第13名,人數為40.9萬人)、
▋其他:國泰金、台新金、元大金、華南金與上櫃的合庫金。

董事長黃男州領軍的玉山銀行,長期獲利穩健。賴永祥攝影

董事長黃男州領軍的玉山銀行,長期獲利穩健。賴永祥攝影

綜觀下來,小資族之所以選擇這些金融股來存股,在於上述金融股於目前台股「萬七」水位,股價尚未呈現過度偏離局面;且穩定的股利股息發放、大到不能倒的印象,深植在投資朋友心中。再加上,小額投資者遇到大盤修正,抑或手頭有閒錢時,往往都能隨時進場,彌補平日無法參與波動極大市場的狀況,故深獲其愛。

同時,我們放長投資眼光來看,疫情終究會有結束一日,至各國經濟復甦、央行考慮升息等有利條件釋出,銀行淨利也將擴大,未來有利於金融股之獲利。

就此看來,許多畏懼大盤位於高水位的投資朋友,也許可順著國內大多股東人數的「共識」,選定自己喜好的金融股,來進行一場相較安全的理財計畫。

(本文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