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校的起點,東海大學就擁有國際DNA,66年來以全球逾300所姐妹校、豐沛的國際鏈結資源,營造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即使疫情影響下,也積極提供哈佛、牛津等名校線上課程機會,並邀美國師生進行移地教學,持續加值學生的寰宇視野與國際移動力。
當全球高教都聚焦在國際化的當下,東海大學從創校以來就已經開啟國際鏈結的優勢!當時美國紐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委派美國奧柏林學院前神學院院長葛蘭翰博士,偕同芳衛廉博士來台成立建校籌備處及董事會,創立「東海大學」。1953年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訪台時,特地於11月11日為東海大學舉行動土典禮,寫下兩國教育合作的里程碑。
本身也是校友的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表示,東海校務發展目標之一是成為國際化創新卓越大學。延續創校時的國際DNA,東海的外籍師資比例、國際化一直名列前茅,在全球締結逾300所國際姐妹校,提供學生海外研修、交換、異地教學、2+2、3+2雙聯學制計畫、國際職場實習機會及國際志工等,將學生的學習場域帶向世界各國,提升學生們的寰宇視野、國際移動力與全球交流經驗。
一直以來,東海大學積極打造國際化學習環境,例如成立印尼東海教育中心,扮演印尼與台灣高等教育的平台,今年更與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簽署「臺美高教聯盟(CSAT)」合作協議,開設課程邀請美國師生至東海大學國際學院進行移地教學。透過種種努力,東海大學每年吸引上千位國際生交流、學習、研究,把世界帶進學生的日常,在校園內塑造國際化學習環境。
線上化聯盟化 疫情間持續強化國際交流合作
即使2020年以來疫情影響,東海大學仍然透過線上化、聯盟化等方式,與國際名校、高教機構合作,持續著國際化的腳步。王茂駿表示,「東海提供哈佛、牛津大學等名校線上課程,鼓勵學生遠距接軌頂尖學府的教學,像是應用物理系今年就有15位大一新生取得了哈佛大學線上課程學分與證書。」
東海大學也積極參與海內外高等教育組織聯盟,爭取與國際優質大學合作。四年前受邀成為亞洲博雅大學聯盟的創始會員,今年東海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基督教學院及大學聯盟(CCCU)成員,與全球19個國家30多所聯盟校共同推動校際國際學術、文化交流,提供學生更多元的海外學習機會。並將觸角延伸至非洲,與台灣非洲經貿協會簽訂產學交流合約,開啟東海與非洲國家的雙邊交流,強化台非產學合作。
此外,東海大學的國際學院率先導入全英語教學,聘請海外教授授課,並設置四年制「國際學院國際經營管理學位學程」;管理學院也通過AACSB國際認證並設立GEMBA,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管理人才。除了鼓勵學生深耕專業外,也將英文列為兩年必修,並模組化課程設計,強化學生的外語能力、精進全球交流的實力。今年新設包括建築系數位建築課程碩士班,以及成立「國際學院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永續科學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為東海人開拓更寬闊、多元的學習世界,能在全球化環境中脫穎而出,加值國際級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