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從「執行力」再出發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03-02-01

瀏覽數 16,250+

台灣,從「執行力」再出發
 

本文出自 2003 / 2月號雜誌 第200期遠見雜誌

不同的時代,總會冒出不同的管理理念與經濟思潮;

有些稍縱即逝,有些歷久彌新。

1990年代,波特教授的競爭力學說左右了宏觀決策。

在新經濟與網際網絡全盛時代,「創新」與「速度」獨領風騷。

進入知識經濟的2002至2003年,全球突然陷入前所未有的通貨緊縮。

從跨國企業到中小企業,必須立即調整所有營運策略,

從人員配置、資源整合到新產品的推出時機。

面對這一劇變,企業最需要的不再是彩虹般的想像力與新商業模式,

而是扎實果斷能帶來實效的執行力。

這正就是為什麼一位美國企業領袖與一位著名顧問合寫的《執行力》一書

在美問世後,立即洛陽紙貴,被視為企業力爭上游的新聖經。

事實上,把一個對的任務,或者一個對的策略,徹徹底底的完成,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從來就是企業成功關鍵。徹徹底底的完成就是執行力。

本書作者指出圓滿達成執行力的三個步驟:任用對的人才,

採取對的策略,以及完成對的營運;但是企業領導人必須自己全心參與。

這本《執行力》新著,以實戰經驗,生動例子,提出具體步驟。

台灣經濟當前面臨的困境即是政策空轉,以及排山倒海而來的無力感。

因此本書不只是企業家要讀,決策階層更要讀。

——只有靠「執行力」,政府才能終結政策空轉。

——只有靠「執行力」,企業才能反敗為勝。

——只有靠「執行力」,台灣社會再能重現生機。

全國上下應當將2003年訂定為「台灣執行年」。

台灣,只有從「執行力」再出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