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假如因為想和對方好好相處,因而對自己的疲乏視而不見,太為難自己,那麼在某一刻,就會連曾經美好的瞬間都遺忘。(本文摘自《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一書,作者為金秀顯,以下為摘文。)
當背包客的體悟
第一次當背包客時,
我曾騎著自行車遊覽土耳其的一個小村莊。
天氣很和煦,我一邊閒逛,一邊與人們打招呼,
把每個巷弄的角落都逛遍的我,覺得好開心、好幸福,
因此帶著「再一會兒、再一會兒」的想法持續前進,
直到某一刻,才赫然驚覺自己騎得太遠。
雪上加霜的是,天色已經暗下來,我迷路了好久,
耗費整整7小時才回到住處。
那時,累得像條狗的我牽著腳踏車踏上歸途,
白天時的開心記憶全數消失,
腦中裝的全是「我好累」的念頭。
再加上屁股很痛,足足吃了三天的苦頭。
後來,我訂下了一項旅行鐵則——
即便現在玩得非常開心,也有餘力能再往前一點,
但一定要預留回程的時間和力氣。
要在自己耗盡力氣前回去,
才不會搞砸美好的時光。
(延伸閱讀│每個人都能擁有「快樂」的門票:對自己誠實,老後才不會被遺憾打敗)
人生與關係也適用
這在關係中也適用。
假如只是短暫交往的人,就算用盡全力也不成問題,
但在長期關係中就需要調整節奏。
假如因為想和對方好好相處,希望獲得認可,
因而對自己的疲乏視而不見,太為難自己,
那麼在某一刻,就會連曾經美好的瞬間都遺忘,
對關係的虛無感和憎恨,會滲入疲憊不堪的心。
就像杯子裝滿水後很容易灑出來般,
如果對關係太過用力,反而容易搞砸。
所以,就算還能多做一些,最好仍為了之後而停下來,
並保持「即使長期下來也不覺得疲累」的狀態。
為了維持良好的關係,
預留折返的力氣吧,
這樣才能走得更久、走得更遠。
(延伸閱讀│再窮都要旅行!旅人作家:旅行是人生中場的解藥,也是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