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疫情之下,你更孤獨了嗎?日本為解決疫情期間攀升的自殺率,今年2月底設立「孤獨大臣」一職;而2018年英國就曾設立類似職位。當「孤獨」成為各國正視的心理健康議題時,台灣也跟上了嗎?
去年10月,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魏斯伯德(Richard Weissbourd)等人發現,參與該項研究的950名美國人中,就有36%的人,至少在過去四週內感到孤獨。這個數字更高於疫情前兩個月的數值。
該研究更指出孤獨感的潛在代價,恐引發嚴重的生理和情感問題。像是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或是心臟病、藥物濫用,以及家庭虐待等。
去年疫情期間,日本自殺人數攀升至兩萬多人,是11年來首度上升。與2019年相比,日本女性自殺率增加近15%,多達7000名女性自殺。
4月中旬,墨爾本大學精神健康系教授皮爾基斯(Jane Pirkis)的團隊在《刺胳針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刊出最新發現:「疫情期間,21個國家自殺率沒有上升,甚至有部分地區是下滑。但唯獨日本、維也納,以及波多黎各的自殺率,是呈現上升趨勢的。」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