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陳郁秀要讓文化無所不在

楊永妙
user

楊永妙

2002-12-01

瀏覽數 17,500+

陳郁秀要讓文化無所不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2 / 12月號雜誌 第198期遠見雜誌

一般人以為文化只在殿堂內,但是,「看不見的文化,讓文化注入生活,才是文建會要推動的事,」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說。

看不見的文化,也等同隨處充滿文化。「每個人要從愛心、關心和用心做起,」陳郁秀說。

種下一棵小花的種籽,即使是台語俗諺裡不知醜的圓仔花,都是美好的。因為文化是由心而出的素養,只要有心,就會關心,然後就會自我要求。

就像觀賞藝術家的創作,不只是看到作品,而是要看到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要學習藝術家創作的歷程。「每個人都能落實在生活裡,文化就會無所不在,」陳郁秀說。

藝術家擔任文建會主委,陳郁秀不是第一人,但她卻是許多表演藝術家和電影導演心目中,最瞭解藝術家的政策制定者。

讓全世界推廣台灣文化

陳郁秀很支持年輕藝術家。她曾主動購買蔡明亮導演的「你那邊幾點?」電影票,提供台北縣的國中教師和學生觀賞。「我根本沒有開口,陳主委就主動讓學生們接觸我的電影,」蔡明亮充滿感激地說。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陳郁秀對藝術家的尊重,顯現於彼此的互動中。「我想找主委,一通電話馬上連絡上,」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說。

但是,文化政策不僅是決策者與藝術家的溝通,更重要的是願景。陳郁秀把目標設定在2050年,一方面建構優質的文化環境,並希望透過科技結合與國際接軌,讓全世界推展台灣文化。

常民文化愈廣,精緻文化水平愈高。「台灣文化目前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扎根、一與國際接軌,」陳郁秀說。

陳郁秀認為,藝術團體不能只等著補助,應該自己站起來。她鼓舞藝文界人士胸懷壯志,將觸角延伸向國際舞台。「優質的本土文化,就是將來的國際文化,」陳郁秀說。

文建會的會客室裡,有一架演奏鋼琴,鋼琴家出身的陳郁秀,拗不過來訪媒體以拍攝畫面的要求,在採訪最後段,花了十分鐘小小秀了一下身手。

遇到鋼琴,陳郁秀的臉上散發著光采,音韻在指尖下流瀉,和前幾分鐘侃侃談及文化政策的理性表現,有很大的不同。

自五歲開始習琴的陳郁秀,1975年以第一大獎畢業於國立巴黎音樂學院。

做為國家文化的擘畫者,陳郁秀能否在文化政策上達到她個人在鋼琴領域裡的成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