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大成集團算是傳統企業,但很早就國際化?
A:我們國際化是比較早,1986年飼料外銷到印尼,就在那裡投資做飼料廠,因為我們的對手都是全球化的對手,所以你不能只跟他們在台灣巿場打仗,例如,全世界最大的糧食公司卡吉爾(Cargill),因為是私人公司,沒有列名世界五百強,但全球市占率高達20%,另外一個對手像正大集團(台灣稱卜蜂集團),早在1970年就開始國際化,到中國是1978年、1976年。我們這個行業其實有相當大的機會,市場可以向全球擴張,不用悶在台灣,如果只看台灣巿場會比較有一窩蜂的傾向。一旦國際化之後你提升自己,在國內巿場也有更多的競爭力。國際化不是說做到特好時再出去,你現在愈做兩邊都會互相加強,我們就是這樣一路走來,幅員以亞洲為主,日本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巿場,中國大陸是我們的巿場跟生產基地,台灣是企業總部,東南亞每一個國家,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都有我們的生產基地。
農畜業產品生命期無限長
Q:你們這個行業最大的特色是什麼?要具備什麼競爭條件?
A:糧食永遠會有需求,所以我們這行的特色是「產品生命期」無限長,不像高科技產業只有六個月的生命期,要拚命地去搶時間,幾乎一週就降價2%,一個產品年初的價錢,到年底至少下降了50%,當你掌握核心尖端技術,可以賺取很高的利潤,但也很容易就被別人趕上。而我們這個行業,因為產品生命期很長,經營的重點主要是cycle management(掌握景氣的循環),要在經濟不景氣時設廠,景氣時廠蓋好,就賺很多錢,產能慢慢增加,再做一個廠。因為投資金額巨大,如果時機搞錯就垮了。這一行也有核心技術,譬如說動物營養的技術、食品營養的技術,這是攸關人的營養,因此我們很重視研發,花費占營收的比例超過1%,在同行算是非常高的,我們博士就有十個人。
Q:大成的競爭優勢在哪裡?
A:我們希望做一個成功的食物鏈整合者,希望建立最有競爭力的糧食和動物蛋白的供應鏈,我稱它是BFC(best of practice food chain)最佳作業食物鏈。全世界未來的食物趨勢,是對食物安全愈來愈重視,但要怎麼來控管呢?大成集團就具有這種追溯能力,因為我們提供的是「一條龍」的服務,從最源頭開始怎麼跟人家訂契約,種大豆、玉米,跟農民講怎麼做種雞、教他養雞,把蛋拿回來孵出小雞,送給商業雞場的人把牠養大育肥,長大以後再拿回來電宰,做一級加工和二級加工,最後有一部分客戶就是肯德基、麥當勞,整個來講我們做一個大的供應鏈,可以控制流程裡的每個環節,確定這是什麼樣的麵粉,是不是有人放了不該放的肥料、農藥,這種追溯能力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包括歐洲都已朝這方向努力,每種食物都要回頭追蹤它的安全性。而我稱這是「九十九加一」,前面九十九哩路是做食物安全跟追溯能力,最後一哩路是整個的解決方案,我們希望消費者未來在7-Eleven買雞肉食品,或是在肯德基吃雞時會問,「你這雞是不是大成的?」那我們就很成功了。
與最核心分子打仗
Q:能否談談你的大陸經驗?
A:我們現在面臨很大的新挑戰,就是當地新崛起的企業,早幾年你的技術比他們強很多,財務資源也比他們豐厚,現在大陸因為國家有政策在培養一些公司,一旦培養起來速度極快,那個速度快到你幾乎窒息。這些新對手朝跨國公司的規模在發展,有很多海歸派(海外留學生)的優秀人才回來,企業也有很多錢,這幾年大陸的上巿機制使他們財務狀況非常好。像做飼料起家的希望集團,已朝非常多角化經營,他們在越南也有投資,先不論它的營運實力如何,但它是零負債。我們今天是跟這些人在打仗,他們有幾個很大的競爭優勢:成本比你便宜、速度比你快,戰略也非常清楚,最重要一點,他們是insider’s insider(最核心分子),他們最清楚國家真正的方向,我們在外面再怎麼深入,總還是隔了一層。因為大陸的巿場並不是完全透明化,我們台商已經比那些跨國公司進入狀況,但比起這種特別的、核心的公司,我們還是有差距。他們那種hungry for growth(非常飢渴想快速成長)的企圖心,真的很嚇人,整個大陸的競爭環境,已經跟十年前大不相同。
Q:台商應該如何因應變局?
A:以我這個行業來說,營運總部在台灣,要使台灣的產業能贏,一定要國際化。今天我們的政策,在農業上對大陸非常保守,對其他國家很開放,犧牲掉很多競爭資源。如果真愛台灣,應該儘量利用大陸資源,使台灣產業有競爭力。像飼料的原料,全亞洲每個國家都對外開放,從蘇聯、韓國到日本都用大陸原料,因為比較便宜,而且不需要從美國花兩個月運來,只有我們還傻呼呼跟美國買。將來跟全球競爭,下游都開放,台灣一定要自保。政府以為我們用大陸原料就是增長大陸,其實我們工業品已經大量依賴大陸市場,農業卻不開放,面對全球的競爭,如何增加我們的競爭力?台灣的每個產業如果能組合力量,譬如到海外、到大陸能增加台灣農業競爭力,這些產品可以不回銷台灣,做得好的廠商應該鼓勵,政府不但沒有鼓勵,還用禁止的態度,我覺得是很不聰明的做法。
面對挫折要拉大格局
Q:你能描述一下自己是個什麼樣的老闆?
A:我講我相信的事情。在吸引人才上我覺得很多人會被公司的理念跟熱忱所感動,我相信我提出的vision(願景),滿能鼓舞一些人。其實很多很優秀的人,他們想找的公司要有足夠的發展前景,我們公司當然有,而且這是一個長生不老的行業。身為執行長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願景,你要把夢放在那邊,激勵大家朝著那個方向走。
我最近讀到一本書,把領導者分成五個等級,最好的領導者是很謙和,不是熱情洋溢,非常沈穩、謙和,以德服人,散發出自然的芬芳,吸引大家自然追隨他,有些長輩真的就有這種風範,這是第一等的領導。次一等的領導是熱情洋溢,很用力地帶大家走,我充其量是第二等的尾巴,吵啊鬧啊帶著大家走,你也知道,山東人就是山東人,比較熱情,急一點。
Q:那你都是怎樣激勵員工的?尤其在面對挫折時?
A:我記得1996年口蹄疫發生時,全部一大堆人開會,每個人都腿軟了,客戶錢也收不回來了,全部的豬都死了……,大夥感覺就像世界末日一樣;但第一天我就跟大家講,「Hey, cheer up!(嘿,振作起來!)」看三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因為已經發生的事無法挽回,何不向前看個三年、五年,把它拉長之後你發現,又是一條英雄好漢,果然回頭來看,目前飼料量的成長,幾乎是當初的一倍。所以我覺得看一個大的、宏觀的格局,可以讓自己有空間修正,因為看了大格局,就不會鑽牛角尖,隨便一點挫折便認定是世界末日。
Q:你自己平常都如何紓解壓力?如何從情緒谷底中走出來?
A:遇到挫折我就去買書,或跟一些有智慧的人聊聊。去書店待一待,看一看書,自己會重新得力,就像讀《聖經》一樣。有時候把格局再拉大一點,永遠要把格局再調整。我昨天還看了一本書,是我最崇拜的大前研一,平常他都是寫規規矩矩地談策略的書,但我看的這本叫做《雜談》。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很受用,「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一天你要走的時候,發現這一生值得了,他就是談這個論點,寫這本書時他選東京巿長失敗,給石原慎太郎贏去。我要說的就是「為自己活」。有人講說,「Mark,你跟我不一樣,你的行業不是你選的(繼承家業),我們的行業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但我其實覺得農畜這個行業很有趣,我們在一個永遠不死的行業,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東西,使大家身體健康。理解之後,我還是會選這個行業。
表:大成集團事業版圖
■ 農畜事業群
大成長城企業:飼料、油脂、肉品
■ 麵粉事業群
環球麵粉廠
大成食品(蛇口)
大成食品(天津)
大連大成糧紅食品(大連)
大成麵粉(香港)
■ 東北事業群
遼寧大成農牧實業(遼寧):飼料
大成宮產食品(大連):加工熱食
大成食品(大連):飼料、種雞、電宰
大成農牧(鐵岭):飼料、種雞、電宰
大成農牧(營口):飼料、種雞、電宰
康地萬達(天津):飼料、種雞、電宰
大成美食(上海):消費食品
大成美食(大連):消費食品
■ 餐飲事業群
家城企業(漢堡王)
都城實業(台北季諾連鎖)
寰城食品(上海、北京季諾連鎖)
大成永和食品(北京)
岩島成麵包坊(台灣)
■ 數碼價值群
中華食物網(台北):商業網路
北京富強在線信息(北京):商業網路
■ 亞洲營養群
全能營養群:特殊飼料(精料)
大成營養科技(馬來西亞):特殊飼料
北京漢亞營養科技(北京):特殊飼料
亞洲營養技術(越南):特殊飼料
亞洲營養技術(菲律賓):特殊飼料
■ 水產事業群
金大成(印尼):蝦等水產品加工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