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經營被動收入時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專注本業」,你必須先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才可以支撐這些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成長的被動收入。(本文摘自《25歲存到100萬》,作者為李勛,以下為摘文。)
「我一秒鐘幾十萬上下。」
這是無數人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雖然過時,卻又帶有令人嚮往的生活。
以前的人們總以為自己會在一間公司奉獻終身,但因為我太害怕一成不變的生活,所以在高中選學校時便立下了一個志願:「我以後絕對不要進辦公室工作」。
幸運的是,我實現了當時的願望。但現在回頭想一想,時代早已更迭,不再會有人對公司有如此高的忠誠度,更別奢望有一間公司可以陪伴你一輩子,都不會倒閉。
被動收入、財富自由是近期再度被重視的話題,我們總是希望在自己付出勞力換取薪資之餘,可以有另一份額外的收入,這也是為什麼「斜槓」一詞總與「創造被動收入」緊密相連。我們總不甘安於現狀,所以試圖地去打破牢籠與枷鎖。
在這個不安與過分動盪的時代,我們可以確保的就是自己不要被世代的洪流給吞噬。
當初因為自己的不安而經營了YouTube 頻道,同時開始投資股票,最後開始嘗試聯盟行銷,很感謝過往的我,因為對於未來的無法預測,而踏出了足以改變未來的第一步。
永遠都不要小看現在的自己,任何的決定都有可能讓你的未來變得更無可限量。
把「被動收入」當成替自己加「零用錢」
我相信,很多人應該對所謂「被動收入」有很濃烈的興趣。
老實說「被動收入」這一詞,在近年逐漸被廣泛提及,是因為許多人想成為「FIRE 族」,甚至是渴望「財富自由」,而成就這些的方式便是所謂的「被動收入」。
在分享如何創造被動收入之前,我要先提醒,其實經營被動收入並不如想像中簡單。如果想要有穩定的被動收入,前面一定要經營很長的時間,以及付出相對的努力,才有辦法得到比較理想一點的被動收入。但也有人在付出相對的時間與精力後,被動收入依然沒有起色。
如果並不是真的非常有心想要經營被動收入,那麼它帶來的財富,對你而言最多只能算是零用錢,無法單靠這筆收入去過後半輩子的生活。如果你想要認真經營被動收入的話,以下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可提供參考。
被動收入一:股利
首先,最直覺的被動收入就是「股利」!前面曾分享過,股票投資分成配股及配息,如果持有的股票比較多張,這些股票都有穩定配息的話,每年就可為你帶來穩定的被動收入。
對於達成「財富自由」,我想大家心中應該都有一個理想數字,而這個數字會依每個人的生活型態有所差異。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一個月三萬元就很足夠了,可是有些人可能一個月要五六萬元、甚至十萬元,或是更多。
舉例來說,如果你將每年股票的殖利率設成5% 的話,那麼你要存下多少錢,才可以達成「財富自由」的目標呢?
透過以下算式可以讓你更清楚,想要利用股利達到財富自由,需要事先投入多少的資金。
舉例來說,若你心中被動收入的理想金額是每月三萬元,將這筆金額乘以12個月後,會得出36萬元,這就是一年生活所需的金額。
接下來,再利用剛剛算出來的36萬元除以股票殖利率5%後,可得出720萬元,這是在股票中投入的本金,才能創造出每個月3萬元的被動收入,達成財富自由的目標。
這個需要投入股票的金額並不是百分之百精確,因為配股及配息每一年會因為公司的營運狀況而有所不同。所以這個計算方式計算出的金額,只是讓你參考。
你可能會覺得剛算出來股票投資總額有點多,但可以利用分批計算的方式,來計算自己每年大概要存下多少金額,才有辦法達成這個被動收入。
舉例來說,如果每年想要投資15萬元在存股上,股息是5%,如果達到這個目標,每年可為你帶來7500 元的被動收入。
以此類推,如果投資的金額越多,被動收入也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多。
但前提是你買的股票非常優質、有辦法長期持有,才可以透過這樣的公式來計算每年應該存下多少錢。所以還是再次提醒,這些數字只能當作參考。
被動收入二:販賣智慧財產權
第二個創造被動收入的方式,就是「販賣你的智慧財產權」。
智慧財產權產出的方式非常多種,舉例來說,現在熱門的YouTube 頻道,或是經營部落格,這些都是大家最熟知的運用智慧財產權的案例。
你可以透過頻道經營達到一定觀看數字之後,再開始慢慢接一些商業合作。
經營部落格也是依照一樣的方式。但如果不想拋頭露面,還是有其他方法,像是販賣拍攝的照片或畫的圖,現在有非常多圖庫,可以註冊並且上傳照片。如果之後有人要用你拍的照片或圖,就可以得到相對的報酬。
你也可以販賣模板,有些人非常擅長製作精美的PPT 模板,可以做好一套模板,並丟上網去販售。或者很會做影像動畫或插件,也可以上網販售。
如果你是一個很喜歡畫插畫的人,而且蠻有想法,可以出LINE 貼圖。因為LINE 現在使用人數非常多,如果貼圖夠有趣,販賣LINE 貼圖也可為你達成被動收入的來源。
但我必須提醒大家,這些被動收入都是需要經營的,在初期販賣智慧財產的時候,可能不見得會有那麼多人買單。但如果你已經長期穩定經營,而且品質夠好的話,這些數字都會慢慢往上成長。
被動收入三:聯盟行銷
第三個創造被動收入的方式是聯盟行銷,現在不管是滑Instagram 或Facebook,應該都會看到很多聯盟行銷的廣告。
但我要提醒,很多聯盟行銷極有可能是詐騙,我建議大家先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等到個人品牌的經營有一定起色之後,再透過聯盟行銷帶來效益。
舉例來說,如果很常旅遊,可以將旅遊的經歷寫成文章,或分享在Instagram 上,長期經營下來有一定的讀者之後,就可以跟旅行社或訂房網站談聯盟行銷。只要有觀眾或讀者,透過你的連結購買商品,就可以得到相對應的報酬。
我認為最健康的聯盟行銷,是你已經經營了一個自己的品牌之後,透過聯盟行銷相輔相成。或者,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網站都有聯盟行銷的網址,只要你將網址分享給朋友,朋友只要透過這個網址訂購,你就可以得到報酬。你也可以透過聯盟行銷進行團購,搞不好可以省下不少買東西的錢,甚至還可以賺到一些小小的收入。
被動收入四:將資產出租
第四個創造被動收入的方式是將你的資產出租。
現在有非常多平台都會提供會員出租自己暫時不需要用到的東西。有時候你可能買了一個非常昂貴的吸塵器,但如果沒有很常使用,可以考慮把它租出去。或者你剛好有閒置房子可出租,這都算是被動收入的來源。
可以出租的資產非常多元,請環顧一下生活周遭,有沒有哪些你買了可是不常用的東西,或許就可以把它租出去,這樣你可以繼續使用,同時也可獲取另外的被動收入。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如果沒有用心經營被動收入,收入只會是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一個月只拿到幾百塊。所以千萬不要對於被動收入有太龐大的幻想。
我會建議先利用兼職的方式經營被動收入,千萬不要為了經營被動收入而馬上辭職,因為在經營被動收入時有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專注本業」,你必須先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才可以支撐這些需要花費較長時間成長的被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