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藥理大學是國內唯二校名內沒有「科技」兩字的技職大學(另為文藻),校長李孫榮指出,當人才培育從藥理專才走向健康促進產業人才,隨著工作對象從儀器變成人,把科技拿掉,讓專業與人性並存時,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懂人」的大健康人才。
我小時候在宜蘭太平山上長大,外公是伐木工人,從我還在地上爬的時候,他就告訴我「一枝草一點露」,這是他留給我最大的遺產。
這句話是指每一個生命,老天都會給予存活的條件,就像每一枝草,都可得到一滴露水的滋潤一樣。不管是高貴牡丹,或是低賤野草,老天爺都很公平地給予露水滋養。
類似「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我一個在山上長大的野小孩,最後居然有機會去美國攻讀博士,又回到學校當校長,不就是一枝草一點露!只要努力,就有機會。
隨著年齡漸長,我更深的體悟則是,就算是野草,在逆境的大風或寒冬中,只要挺得住,老天還是會給你正面的回報,就像逆境後的養分一樣,可以滋潤你活下來。
這也是我想傳達給嘉藥學生的話。
常保自信心、同理心、平安心
我常和學生說,來到嘉藥,一定要帶走三個「心」。
第一個是自信心,技職學生因為考試制度的關係,常對自己比較沒有自信。我要說,你對自己沒自信,可能什麼都做不好;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面對困難就能找到挑戰的目標,就算一次不成功,也會願意一試再試,因為相信自己。嘉藥透過社團活動、服務課程,以及課堂教學和業界實習,讓學生發現自己被需要,也很重要,為的就是讓學生建立自信。
第二是同理心,能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著想,同理你的競爭對手,理解對方在工作上的立場,為什麼這樣堅持,就能找到互利的可能點。
第三是平安心,不管是透過宗教還是修為,保持一顆穩定的心。心平安了,就不會隨波逐流,對於設定的目標就更有力量貫徹,不會因為社會的外在物欲而扭曲了價值觀。
嘉南是藥理大學,主要鎖定藥學與保健,讓民眾更健康。但所謂的健康,就是把病菌、病毒消滅掉嗎?就像上面提到的同理心,如果站在疾病的立場,這些病毒、病菌也就是想生存,當人類一心要趕盡殺絕,最後會是人類得勝嗎?還是引來疾病的反撲?人與疾病,有沒有可能找到一個和平相處的平衡點?
大健康人才,有專業更要人文關懷
嘉藥對學生的課程培訓非常扎實,在產學合作、業師帶領、證照考試,都有非常好的表現。例如上一屆的藥劑師考試,全年級只有一位沒考過,考照率幾乎達100%。
嘉藥辦學努力,但別的學校對學生的專業培訓,其實也不差,那麼嘉藥的學生到底有什麼不同?這就是我想分享一枝草一點露的故事,希望學生畢業時一定要帶走三心;也就是在藥理、醫護、保健這些專業知識的學習時,還能擁有更寬廣的人性。
醫藥是科學,很多人認為就是用來打敗疾病,但我想說,人類並不是全世界的唯一生物,世上所有東西都是共存共亡。不管是疾病或人生道路上都會遇到敵人,如果能透過三心和這些敵人共存,就沒有妥協不了的對手。在過程中,放下原本的驕傲、堅持,更能懂得尊重別人。
專業知識與技術,是學生來到大學想要獲得的成果;但學校除了專業,更要給學生理解世界、與人相處、互相尊重的人性觀。這件事如果學校沒有提早帶領學生,當學生未來進入社會,很可能沒有人有機會告訴他們,因為沒有比較安穩的環境讓他們體會。
這也是嘉藥堅持把「科技」兩個字從校名中拿掉的思考,因為嘉藥要培育的是在藥學基礎上的健康促進人才。
學生除了當藥師,也可以做醫務管理、保健營養、養生觀光等服務型的健康促進人才。去掉科技兩字,意味學生的軟實力很重要,因為未來他們面對的不是電機、機械、產線,而是「人」。而人與人的接觸,最關鍵的就是「三心」帶來的同理與尊重,以及「一枝草一點露」的萬物並存。
未來嘉藥的學生,將是既有學理專業,更有對人關懷的全面性大健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