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年,疫情未有停歇態勢;而台灣將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化社會,屆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將超過20%。那些挺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無疑是守護人們健康的最堅實防線。
一般講到醫護人員,總會先想起醫師、護理師,其實在第一線醫療現場,還有從事採檢、檢驗、疫調、消毒工作的醫檢師、醫放師和醫管、醫工、環衛等專業人員。在台灣,私立醫事科技大學肩負社會責任,投入大量教育成本,只為培育出這些醫事人員,貢獻所長。
以108學年度日間部護理系學士班人數為例,自私立科大畢業的學生多達3876人,遠高於公立科大的712人、私立大學的1172人,以及公立大學的134人;各醫療院所新進醫護人員中,私立醫事科大護理、醫檢及醫放系所畢業人力也佔半數以上
據元培醫事科大統計,該校畢業的醫事從業人員,平均本職在職率超過13年,轉職次數僅1.7次,不僅證明私立醫事科大是醫療院所最穩定的人力供應者,無附屬醫院的元培,多年來更持續為公立醫院穩定輸入醫事人才。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調查顯示,元培今年在全國各醫院的在職進修生和實習實習生共有1241位(其中在部立桃園醫院的有105位),還有超過一萬兩千位的「在職」畢業校友,在醫療院所和衞生單位服務。
無奈私立醫事科大做為國內最重要的醫事人才庫,資源獲取卻相對不均。從去年私立科大獎補助款的中位數來看,平均每位非醫事科大生(採樣45所)獲得的補助,遠高於成本較高的醫事科大(採樣10所)1697元。此外,學生前往醫院實習,醫事科大還須按員額付費。
應對流行病高齡化 元培醫事科大育才有一套
面對大型流行病潛在的常態來襲,人們必須及早因應,加上世界人口愈趨老化,長期來看,醫事人才勢必將供不應求。但穩定提供公立醫院人才的私立醫事科大,卻面臨資源獲取不均、技高職端完全無衛護類科而導致無生源的窘境,未來恐怕愈來愈難有發展空間。
但元培醫事科大為積極開拓生源,同時將醫護技職教育向下紮根,不但協助多所技高學校開設專班,也提供完整課程供在職人員進修,以最齊全的醫護健康專業,致力新世代醫護健康人才培育,
全民防疫挺醫護,我們除了心存感激,也該將目光放遠,正視醫護、醫事人員的人才培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