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14年漫長的等待,台大癌醫中心於2月20日舉行「質子治療系統吊裝典禮」,宣布正式安裝「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輻質中心)」的關鍵設備「質子迴旋加速器」,並預計於2022年起,正式啟用幅質中心。
20日一早,以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為首,包括台大校長管中閔、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台大癌醫院長楊志新、台大癌醫榮譽院長鄭安理一眾台大醫界高層,同時現身於「台大癌醫中心輻質中心工地現場」。
一行人頭戴工地帽、手持清香、向天虔誠叩拜。「本敬福德正神、五路財神、八方神佛,望其庇佑幅質中心質子治療設備吊裝大吉,全員平安、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諸事吉祥」「請安人率全體同仁拜!再拜!三拜!請收香!」
收香後,只見郭台銘仍神情肅穆,雙手合十、兩眼緊閉,彷彿仍有千百個願望想向天期許。
郭台銘更感性說道,隨著「質子治療系統」的塵埃落定,不僅象徵著輻質中心的竣工已近在咫尺;更代表「臺大永齡生醫園區」即將拼上最後一塊關鍵拼圖。
癌醫的質子「屠龍刀」究竟多厲害?
這台「質子治療系統」究竟厲害在哪?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給出精妙的比喻:「過去(的放射治療)都是倚天劍,(質子機)才是屠龍刀!」
吳明賢說明,相較過去的放射治療,質子機有兩大優勢。第一是「精準定位」,讓腫瘤無論是在大動脈血管或是心臟,都能夠使用放射線治療;第二,是副作用低,相比傳統放射治療,質子治療對人體輻射影響,幾乎為零。
臺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王明鉅則表示,癌醫中心的質子治療設備採取「筆尖式掃描技術」,該設備能精準控制微小的質子,破壞組織癌細胞,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對周圍健康細胞的損害。
除了治療技術上的優越,該質子治療系統的「稀有性」,也讓台大癌醫中心在全球癌症治療的地位上,取得關鍵地位。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指出,放眼全球,質子治療設備約僅有20個國家、共100台質子治療設備。換言之,擁有質子系統的癌醫中心,未來的癌症醫療服務,不僅能協助國人,更有望成為國際癌症醫療的巨大優勢。
臺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也表示,癌醫中心除了有望收取國際病患,更重要的是,由於癌醫中心硬體建設完備,更應致力培養癌症研究人才,讓台灣在癌症醫療上也能成為世界第一。
三大隱憂:競爭眾、高耗費、低營運
不過,光鮮的吊掛儀式背後,台大癌醫中心在運營上,仍有不少隱憂。拋開漂亮話,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現任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跳出來當「烏鴉」,直指癌醫中心三大隱憂。
而對此,郭台銘也回應,癌醫中心的運營本就長期擺盪在現實與理想之間,而自己也將永遠選擇理想作為皈依。
總而言之,伴隨質子系統的安置成功,台大癌醫中心在硬體上無疑更上層樓。但郭董的這步棋,究竟能否為台灣樹立新一座「護國神山」,仍待台大醫療高層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