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有三種類型,如口頭霸凌的嘲諷、戲謔、威脅;社會霸凌的排擠、孤立;身體霸凌的毆打、教訓、傷害等。而若不幸面對霸凌的行為,也許可以有六種應對方式……
近日,一名高雄女學生被霸凌的影片瘋傳,受害者在鏡頭前毫無反抗的被一群人毆打、羞辱,潑灑飲料,短短不到一分鐘的影片令無數人心疼──那樣不堪的畫面,外人也許永遠難以想像當事人的困境和膽怯,也反映了在校園當中,似乎永遠無法抹去的霸凌歪風……
在電影中,各種關於霸凌的題材震懾了你我,但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卻還是不段有各種霸凌的情事,依然傷害著許多被霸凌者的心靈;那些傷痛他們未必敢說出、也可能在心底成了一輩子陰影,而這些言語和肢體上的暴力,有許多受害者永遠都不能釋懷。
心理醫師黛安巴特(Diane Barth)便依據霸凌的現象,分享了應對了方式,她強調,「霸凌是一種反覆的侵略行為,涉及實際或感知的力量失衡,目的是對他人造成身體或心理上的傷害。」
而霸凌有三種類型,如口頭霸凌的嘲諷、戲謔、威脅;社會霸凌的排擠、孤立;身體霸凌的毆打、教訓、傷害等。而若不幸面對霸凌的行為,也許可以有六種應對方式:
1、要對自己有自信
專家強調,如果在面對霸凌時不畏縮,霸凌者會失去他的力量,而在內心深處,霸凌者會開始懷疑自己值不值得你的敬畏,更會驚訝你自信的心態。
「當霸凌者在施壓時,不要讓自己被擊倒,要以堅強、堅定和禮貌的舉止讓他們站不住腳。」
2、不要讓自己被孤立
專家說,「霸凌者最主要的運作模式,是讓受害者感到孤立、孤獨和無能為力。」
因此,與其被一群被專門欺負弱勢的人欺侮,不妨在面對孤單的狀況時,尋求忠實的朋友協助和支持,就算同儕也礙於擔憂被貼標籤而卻步,尋找師長幫忙也是個辦法──當有人支持自己時,能獲得更多的力量。
3、使用簡單、毫無情感的語言應對
很多時候,被害者的一個言語或回應,都可能成為霸凌者另一個大作文章的方式,因此,「一個果斷但無情的反應,可以讓霸凌者知道被害者無意成為被害者,他並不低聲下氣的尋求寬恕,但也不構成挑戰。」
專家強調,「因為挑戰給了霸凌者一個對方所追求的注意力和力量感。」
4、設定自己的底限
面對霸凌時,「訣竅是保持禮貌和專業,同時要牢牢記住自己所設下的底限,像是不要讓霸凌者傷害自己、不得言語攻擊或污辱家人等。」因此,受害者可以預先練習自己的反應,以便在下次發生事情時做好準備,並在迅速做出反應時,情緒不要太過激動。
5、快速且一致的採取行動
專家強調,「霸凌者一旦對受害者的控制權愈強、愈久,他的氣勢就會愈來愈高漲。」通常,霸凌者一開始會以相對溫和的方式稱呼、恥笑,或小幅度的肢體攻擊或捉弄,當他發現受害者都不會有太大反應且默默承受時,侵略行為就會更加惡化了。
因此,別讓對方覺得自己好欺負,是不被霸凌的一個關鍵之一。
6、當對方冷靜時再予以回擊
專家分享,有的時候,受害者和霸凌者的所要做的便是稍待片刻,這不是要受害者退縮,而是稍微退後一步,不要在最失去理性的時候做出回應──當彼此都冷靜時,有時候能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案。
不過專家強調,「在這些建議中,當然未必每一個都適合自己,如果嘗試做了也沒有半點緩解,也千萬不要放棄希望。」只要堅持下去、尋求正確的協助,終有一天能讓霸凌者受到應有的教訓。
(圖片來源:truesport、usatoday、extension、raisingchildren、acc、e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