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讓全台再度繃緊神經!
在疫情肆虐之下,為照顧確診者,醫護人員每日平均需進出病房12次,且每次都需花20分鐘穿上防護衣,才能進入病房、量測病患生理數值,確認患者病況。
試想一下,若有辦法讓照護團隊無需進入病房,便能透過平台蒐集病患數據,勢必成為醫界福音。
新創團隊「瑞德康科技」就有這樣的「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技術。而他,誕生於台北醫學大學。
更厲害的是,台北醫學大學已有18家類似的衍生新創公司,其中三家更獲得全球最大非營利加速器「Mass Challenge」的資金挹注。
掌握人性,激發創新本性
「我們做的是衍生新創,以北醫研發團隊的技術出發,成立新創公司,」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解釋,與一般大學的產學合作不同,北醫並非透過導入廠商與師生合作創業,而是經由轉譯校內研究能量,培植團隊成為新創公司。
放眼全台,單論能將校內生醫新創接軌國際加速器的大學,北醫也屬全國唯一。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