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之憂與喜

李誠
user

李誠

2002-08-01

瀏覽數 16,050+

台灣之憂與喜
 

本文出自 2002 / 8月號雜誌 第194期遠見雜誌

男性勞動人口持續減少

近日政府公布,台灣的失業率在近數月來有持續下降的趨勢,因此春天的燕子已來臨,台灣的勞動市場在復甦中。然而,仔細觀察台灣勞動人口變化的情況時,發覺並非如此樂觀,失業率的下降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勞動人口的減少,比如4月份失業率從3月的5.16%下降到4.98%,但是勞動參與率也在下降。勞參率的下降以男性為主,而且下降的不限於五十五歲以上的中高齡人口,二十五至五十四歲的青壯年男性勞動參與率也在下降,這是使人擔憂的地方。

假如,我們以1998年到2002年4月為觀察期,在此期間,二十五至四十四歲的男性勞參率下降了1.7%,四十五至四十九歲年齡組下降了4.25%,五十至五十四歲下降了6.37%,五十五至五十九歲年齡組下降了8.1%,年齡愈大,勞參率下降的幅度愈大。假如我們把1998年的二十五至六十四歲人口乘以1998年的勞動參與率,我們會發現2002年4月二十五至六十四歲男性勞動人口少了十八萬一千人。

十八萬一千個男性勞動人口到哪去了?

(1)是因為女性勞參率上升,他們被女性代替了,於是留在家中看管小孩,從事家務嗎?此種情況發生的機率不大,因為女性勞參率在1998~2002年4月間只增加了0.89%,而男性勞參率則下降了2.41%,女性不可能代替了這十八萬一千個男士;再者,在台灣的社會中,男主內女主外的觀念尚未為社會所普遍接受,因此男女在勞動市場與家務易位的機會非常小。(2)閒置在家中無所事事。這也不可能!因為年齡在五十四歲以上的失蹤人口可能因為市場上找不到工作,提早退休,閒置在家,但是,二十五至五十四歲的男性則不可能如此年輕便退休。他們是到大陸去工作了嗎?這些青壯年的男性可以分成二類,一類是低教育與低技術水準的男性,另一類是高教育與高技術水準有經驗的男性。前者不可能到大陸去工作,因為大陸低技術,低教育程度的男性勞動人口非常多,薪資也非常低,台灣的低技術男性,在中國大陸完全沒有比較利益。但是高教育水準,高技術水準的員工往中國大陸工作的機率很大,果真是如此,台灣人力資源的運用與配置出了極嚴重的問題,中高齡低技術的男性閒置在台灣;高技術,高教育程度,高生產力的男性往大陸工作,如此會對台灣的經濟發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加速經濟發展,增加男性的就業機會,便成為政府穩定台灣社會,維持台灣經濟優勢的當務之急。

亮麗的創新能力——台灣應可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

台灣有能力創造大量的男性就業機會嗎?答案是正面的,因為在2002年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報告中,衡量經濟潛力的經濟成長競爭力指標,台灣名列第七名,比2000年進步了三個名次,而知識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技術創新,台灣名列第四名,僅次於芬蘭,美國與加拿大,遠超過南韓(第九名),新加坡(第十八名),中國大陸(第五十三名)。世界經濟論壇在2002年報告中,更把台灣列入全球二十四個技術創新的核心經濟體(Core Technology Innovator)。換言之,國際人士認為台灣已有能力發展出世界上具領先地位的技術與產品,不必像過去要靠先進國家的資金與技術的輸入才能發展經濟,才能提升經濟結構。事實上,1990年代,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晶圓代工的經營模式都證明台灣某些部門的技術與經營方式已經在世界上占領先的地位,技術達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階段。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但問題是,台灣的經濟發展潛力既然是如此的大,新企業的創辦(start up)也很容易,為什麼現階段台灣經濟發展成績極差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那是因為我們另外兩個經濟部門表現相當不佳,一個是公部門機構,他們的競爭力是全球第二十四名,另一個是總體經濟環境是第十五名,公部門機構競爭力的低落主要是執法不嚴,司法不公,法令受黑金的影響,公部門貪污的情況亦相當嚴重,前者的指標是全球第三十名,後者是全球第二十二名,政府高層不重諾言,政策反反覆覆亦是公部門競爭力低落的主要原因。在總體經濟環境中,總體經濟的穩定度低,排名全球第二十七名,政府財政收支平衡的指標是全球第三十七名,換言之,假如執政黨能將目前輔助總統競選2004年連任的人力與財力轉而支持法務部長陳定南,財政部長李庸三,經濟部長林義夫,行政院主計長林全,使他們有足夠的人力、財力,全心攻打黑金,貪污,認真做到司法公正,維持財政收支平衡,如此公部門效率的改善,台灣現有技術創新的潛力才能發揮,經濟結構才能快速地提升,就業機會才能大量地增加,失蹤的男性才能大批地回到勞動市場,提升勞動供給,穩定台灣經濟,改善台灣所得分配,強化人民對台灣的自信,此種政績是否才是執政者連任的最佳競選策略,願執政者深思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