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藥品回收」事件後,杏輝董座李志文首度露面:三大改革讓營收創6年新高!

蔣濬浩
user

蔣濬浩

2020-12-29

瀏覽數 43,750+

杏輝董事長李志文(左二)說明「藥品回收」事件後三大改革方案。蔣濬浩攝影
杏輝董事長李志文(左二)說明「藥品回收」事件後三大改革方案。蔣濬浩攝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2020年9月之後,一連串的「藥品回收」事件,重創了杏輝醫藥集團40年的老牌藥廠形象。昨天(29日)在杏輝法說會上,董座李志文在事件後首度露面,說明如何用三大改革讓杏輝步上正軌!

老字號藥廠「杏輝」度過不平靜的2020年!先是9月13日遭爆出,有6款藥品效期主成分過低,必須全面回收;九天後,同樣因為藥效不足的問題,14款藥品再次依法下架。

10月7日的記者會上,高層表示尚有3款藥品需要停止出貨。當時,杏輝總經理白友烺還率高層向民眾鞠躬道歉,並承諾外界所有遭下架產品,不限批號、不限規格皆可接受回收。

然而,令外界好奇的是,在這場公關危機中,從未現身幕前的杏輝集團董事長李志文,究竟在想些什麼?

昨日(12/29)法說會上,杏輝集團董事長李志文終於現身,這是他自今年八月胰臟新藥期中分析發布會以來,首度現身媒體面前。

「兩個月前的事件,是杏輝集團改造的契機!」法說會一開始,不等記者發問,李志文開門見山說出自己對回收藥品的總結。

集團三大改革,讓營收重回正軌

不打高空,李志文直接用數字說話。他指出,雖然在9月事件爆發以來,杏輝因藥品回收銷毀,損失了上千萬。但在改革逐步到位後,集團的營收也漸漸回到正軌。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截至今年11月為止,杏輝今年總營收已突破22億,相較去年累計總營收,年增率3.36%,更是近六年來,同期累積的最高總營收。李志文更進一步透漏:「12月的銷售狀況也都如常。」

讓杏輝能在短短三個月內,就重回穩定營收的關鍵,是李志文自事件爆發以來,快速推行的三大改革。

第一項改革是「組織改造」。

為了重新劃定團隊內部的權責關係,李志文在各團隊內增聘品管人員,以確保杏輝近300項產品的品質到位;此外,杏輝更擴編了三成人力成立「品質管理委員會」,以總經理白友烺為該會召集人,每個月按時向董事上報管理結果。
第二則是進行「設備升級」。

事實上,杏輝藥廠在藥廠軟硬體的投資上,一直都是業界領先,只是趁著這次事件,一舉讓杏輝過去的整合加速到位。

白友烺表示,自今年起第三季起,杏輝藥廠成為全國第一座具有「四大智能系統」協助管理的藥廠,從物流、銷存、生產到倉儲,都能夠透過工廠系統自動優化,找出利潤最大化的製造方式。

白友烺進一步透漏,杏輝之所以能在11月通過衛福部GMP系統查核,讓製造許可延長至民國111年,靠的就是這套系統的優化管理。「查廠人員一看藥廠系統後台數據就一目了然,我們想躲都難,」白友烺說明。

第三則是「增聘外部審核」。

根據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簡任技正陳映樺表示,台灣藥廠平均查廠時間是2到4年,唯有經過查驗,才能獲得製藥許可證,三個月前的警告,就是來自在杏輝查廠抽樣時,被驗出不良品。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為了防止查廠再次出包,白友烺直接邀請食藥署藥物品質組的退休顧問,每個月定期來訪藥廠,定期「模擬查廠」;此外,還另外委託台灣藥物品質中心及藥劑中心協助工廠檢驗。

李志文靠著「三支箭」帶領集團度過危機,短短不到三個月便讓營收重回正軌,同時加速傳統藥廠的數位化進程,寫下2020年台灣藥品業的一大驚奇。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