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你過勞了嗎?問問你的另一半最知道!

行為層面的過勞症狀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12-29

瀏覽數 34,900+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編按:我們人類能感覺到別人在欺騙自己或迴避事實,而且這會在我們心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製造出一種不好的感覺,幻想破滅、無助、懷疑、不信任——火因此被點燃了,暗自悶燒著,導致內心燃燒起來。(本文摘自《倉鼠累了嗎?》一書,作者為阿克瑟.貝格等,以下為摘文。)

校正內心的羅盤

阿克瑟!你現在不就已經好好地把某個人搶救出來了嘛!我完全同意你的說法,我每天看診時都能聽到這句話:

我從一開始就感覺到了(我正走向過勞)。

說完之後,通常後面就是在描述個人的不愉快。所有人心中都配有一個標示好與壞的羅盤,它就是「良知」,如果我們總是選擇違背自己的良知、違背內心的警告聲,就會使這個羅盤錯置,並將我們帶往一個心靈再也感受不到喜悅的地方。這種狀況並沒有簡單的答案,我們沒有「羅盤定向靈藥」,調整方向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是否與自己的內心保持一致,或者只與別人認為合適的行為保持一致。

如果在決定是否贊成或反對某事時,心中出現了一種不好的「預感」,那麼我們就應該跟隨這個預感。

而且我們也能夠透過多次觀察事情來做出各種評估,我們是人,不是機器,透過讓「預感」傾聽內心的方式,我們可以重新校正我們內心的羅盤,我將在討論「刺激與反應」的章節中,更詳細地描述這個過程。

最後:若想自由地做決定,沒有比「與純淨的良知為伍」還要更簡單的方式了。

行為層面的過勞症狀

讓我們再向前邁出一步:這只是小倉鼠的一小步,但對於全部的人類來說……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大部分被視為是心理或生理層面的病症,也可能會表現在行為上。

行為層面的改變通常會先出現在私生活中,另一半會察覺某些事情不太對勁,畢竟他就是第一個直接受到影響的人,但是像「你變了」這樣的意見,卻又常常遭到當事人的反駁,甚至往往還是以不太好的態度說的,有時候是因為失去理智,有時候也是因為找不到發洩的出口,而且不想被人看到自己的弱點。

取自《倉鼠累了嗎?》

取自《倉鼠累了嗎?》

在職場生活中,工作成果是受到控管的,你會注意到工作效率變差或是出現較多的失誤,這種已經進入過勞狀態而產生的影響雖然還能掩飾,也能在同事或主管面前隱藏起來,但總有一天,這些失誤或效率降低的情形都會被人發現。除了尷尬感以外,再加上自我價值感的降低,就可能導致深深的羞恥感,並出現一種明顯可見的攻擊性(有的時候也會轉嫁到家人身上)或出現退縮行為,此外,對某物上癮來逃避現實也是很典型的反應,特別常見的就是酒精成癮。總之,當事人是在尋找能抵消挫折的方法,卻因此陷入了一個使痛苦更加擴大的漩渦。

《倉鼠累了嗎?:高效行動、自覺排壓,現在開始充實生活,目標明確的為自己而活!》,阿克瑟.貝格, 托爾斯登.泰伏斯 著, 林硯芬譯,和平國際出版。

《倉鼠累了嗎?:高效行動、自覺排壓,現在開始充實生活,目標明確的為自己而活!》,阿克瑟.貝格, 托爾斯登.泰伏斯 著, 林硯芬譯,和平國際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