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是全台人口平均年齡第二年輕的城市,青春有活力,企圖心旺盛,超前部署AI園區,打造十大交通建設,如同為飛機裝上超強動力雙引擎,在今天締造明日王者的契機,經濟力爆發,迎向智能新世代。
施政五箭 AI園區領軍經濟高飛
數據會說話,新竹縣就業高、所得高、遷入高、最年輕、招商王,打造堅實的「經濟力」,其中,「就業高」得自於勞動力參與率高達62%、失業率3.7%為全國最低;「所得高」根據綜合所得總額中位數比較,相較全台368個鄉鎮市區,竹北市165.7萬領先全國,新竹縣也占據全國最富有前20個村里的半數,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達105.36萬元水位。
發揮磁吸力,「遷入高」,去年竹縣人口淨遷入率11.15%,排名全國第1名!人口成長率12.43%,亦為全國第2高!竹北市今年11月已經突破20萬人 ;「最年輕」反映在縣民平均年齡39.34歲上,0-12歲人口比例占14.09%,均為全國第2;108及109年連續兩年獲財政部「招商卓越獎」縣市組冠軍,營利事業家數成長率4.19%坐上全台「招商王」寶座。
縣長楊文科施政注重扎根打底,追求卓越,以經濟力主軸帶動其他政策的推行,射出施政五支箭:新竹縣AI園區、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變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 ( 科三計畫)、興建自有廢棄物處理設施、生命紀念園區,推動經濟發展,解決生活問題,崇尚人文尊嚴。
就以已施工中的AI園區公共工程為例,面積廣達12.61公頃,地理位置獨具優勢,毗鄰縣府、台大竹北校區,開車3分鐘即上一高,8分鐘到高鐵站,預計109 年底園區完工,目前已辦理公告招商作業,反應極為熱絡,加上招商引資的成就,將是經濟力起飛的強大動力。
十大交通建設很有感 路網暢通十全十美
楊文科縣長表示,隨著城市興起及人口快速成長,龐大的通勤及洽公、觀光車流,浮現了舊有道路系統不堪負荷的交通問題,解決刻不容緩,108 年底,先請工務處盤點交通壅塞熱區,研擬改善策略,今年元旦正式宣布「十大交通建設全面啟動!」獲得交通部允諾協助推動。
十大交通建設涵蓋竹縣八成鄉鎮,包括新闢台1 線(新豐—新竹)替代道路、新闢台68線接竹東東峰路、湖口交流道增設第二交流道、改善關西鎮道路系統、新闢內灣地區連外道路、縣道117線改善工程、改善五峰縣道122線43.5K路段、改善經國橋道路、拓寬新埔鎮褒忠路、拓寬新豐鄉台61線與台15 線連結道路。
加速推動交通建設,深受縣民期待,比如「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新闢工程」,有鑒於竹北市來往新竹市的交通流量巨大,是大新竹地區最繁忙的路網,上下班時段呈現壅塞狀態,亟需新闢南北向聯絡道,紓解台1線(頭前溪橋)及117縣道(經國橋)的交通瓶頸,因此縣府規劃從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到竹科的工程,回應需求,如此將可直接串連竹北高鐵站區與科學園區兩大重點區域,目前整體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二,第一、二期工程完工,第三期工程(中興路至力行路) 11月23日動工,屆時通勤車潮不會再打結。
未來贏家 創造舒適宜居的永續家園
「滿足縣民行的便利,十大交通建設打通新竹縣交通任督二脈,加速地方生活圈發展,是革命性的翻轉,大家將會很有感。」楊文科縣長施展魄力,依照分年、分期、分段推動,創造更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縣府團隊拚經濟,藉由積極建設,落實老中青幼通通照顧的目標和文化、科技、智慧城願景,楊文科縣長很欣慰:「我向鄉親們承諾的,正全力以赴在做,上任以來至今,競選時所提出的154項政見, 都在辦理中,這當中有103項已經完成並且持續推動,政見達成率為66.88%。」
今天的努力,是奠定新竹縣接下來30年榮景發展的基石,楊文科縣長帶領縣府團隊秉持「專業、穩健、創新、開放、改革」的施政核心價值,一步一腳印實踐縣政藍圖,「新竹縣是我們生活、安家、工作、創業、圓夢的永續家園。」楊文科縣長展望新竹縣「經濟贏家」的未來,充滿信心。
(新竹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