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拉低了全球經濟表現;此外,世界193個經濟體景氣下滑的幅度,取決於各國疫情防控的成效。
台灣防疫有成,IMF預估台灣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也不斷上修。從原估的-4%,上修至0%。國民生產毛額的年增率為零,看似可笑,但詭譎的是,這樣的表現放眼全球竟是名列前茅,僅遜於中國大陸的正成長1.9%。
針對台灣的「疫市」作為,並展望2021年,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特別接受《遠見》專訪。他強調,如果台灣沒有處置得宜,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整個生產體系就被打垮的話,後面就沒有所謂的「出口表現優越」了。
「2021年,我真的非常樂觀,」專訪前一天,剛熬夜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雙部長會議的他說:「明年如果狀況變好,台灣現在要做的,是得想辦法擴增產能。」以下為專訪精華摘要:
出口暢旺,撐起台灣第三季經濟表現
撐起台灣第三季經濟表現的,是出口。早在主計總處公布8月份跟9月份的出口數據之前,我們就知道比原來想像中要好。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