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過喜歡的生活很花錢?那可不一定,但是肯定要花點精神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10-23

瀏覽數 28,75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過喜歡的生活,不一定很花錢,但可能要多花點精神。 魯迅談《紅樓夢》,說它「悲涼之霧,遍披華林」,因為裡面不僅有眾生百態,命運跌宕,還有大量的生活細節。(本文摘自《從此不再為難自己》一書,以下為摘文。)

春天到了,大觀園的小姐們都會自製薔薇硝,因為她們臉上會長春癬。

除了這個薔薇硝,她們對打絡子(編按:繩索結成的網子)也頗有心得,鶯兒儼然就是其中的配色專家——大紅的,搭黑色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壓得住顏色。

「松花配桃紅,金色配黑色。」如果這些都只是生活的瑣碎,還不能算完全的詩意,還有更美好的——寶玉、黛玉葬花後,一起倚在花樹下讀《西廂記》。

桃花灼灼,隨風飄落,一對少男少女倚靠著山石,在春日的桃花園中讀書,聽沁芳泉裡流水潺潺,這是何等浪漫事!

更浪漫的是黛玉扛著花鋤,將落花包著,一一葬在樹下。

還有齡官,想著自己深愛的人,在花架下的雨裡,一筆一畫地寫著薔字。

這些細節,都帶著一點未泯的天真,一點赤子之心的傻氣。

電影《致青春》裡面,鄭微向陳孝正表白,她說:「我喜歡你。」

陳孝正答道:「你神經病啊。」

*****

或許,愛就是讓我們突然發點神經。

早年有部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劇中帶點神經質的,卻始終微笑著的莉香,最後將寫著「再見,完治」的手帕繫在電車月台旁的欄杆上。

這真的是令人無比惆悵的美好,也帶著一點神經質特徵的美好。

它是埋在心底的純粹,讓很多人懷念了很多年。

我對朋友說,愛和美是多麼纖細的東西,它們從來不具備任何力量,還常常會帶給人生許多折磨、苦痛與麻煩,可又確實是人類存在的基礎與永恆的追求。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我的這個朋友,就是個有點神經質的人。

她是攝影愛好者,可以為了拍一早晶瑩的露珠,拍下花朵綻放的瞬間而起大早。

她總是時時刻刻拿著相機,隨時隨地關注構圖與光影。有天站在窗前,望著層層疊疊的夕陽黃昏,她說,覺得這一刻很美,竟然美得讓她有種想哭的衝動。

在大自然的景色裡,每個瞬間都是有價值的,相機捕捉不了這種自然的神韻。

她說著說著,就熱淚盈眶。

我告訴她,有天下午,陰沉沉的天氣裡,我獨自一個人在窗前坐著,聽著三國中那段「他們都說,亮是個謹慎的人,可是那日草堂午睡之後,亮就做了一個與天賭命的大夢……」手裡捧著一本《三國演義》,然後,我也淚流滿面。

和朋友一起坐公車回家,看見路邊有一片油菜花海,豔麗的金黃從遠處一直蔓延到路旁,風吹過時,如連綿起伏的黃色波浪。

我拉著她下車走路,我說,我們需要帶著點敬畏的心,去欣賞這樣的自然美。

她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終究還是答應我。她說,這個世界不能都是像你這樣的人,可是你這樣的人多一點,我也會變得更好一些,因為我會覺得這個世界令我有點安全感,不必那樣痛苦的防備著別人。

我說,我們每天都可以發神經。我們可以一直這樣發神經——把愛與美這件事更神聖化一點——聽外面刺骨的寒風,感受室內的溫暖,聽春天花開的聲音,看夏天的連天碧色,秋日的清光如海,還可以細緻的消磨整個漫長的冬夜。

不管在哪個時代,我們都需要留點對自然、純粹、愛的體悟時間,懷著一點莊重感和敬畏感。

原來,愛真的是突然發的神經。

我們可以一直發神經。

我們每天都應該花一點時間來發神經。

《從此不再為難自己》一書,采薇著,發光體出版。

《從此不再為難自己》一書,采薇著,發光體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