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凍漲如何影響你的荷包?中央銀行於2020/09/17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維持三大指標利率不變,並上調全年經濟預期和下修通膨預期,這些動作對於台股、台幣後市有何指引?
一、台灣央行為何利率二連凍?
2020 Q3台灣央行理事會一致維持三大指標利率不變:重貼現率(+1.12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1.5%)、短期融通利率(+3.38%),利率連二凍,而貨幣政策立場保持「寬鬆」不變,主要理由分為國際與國內因素:
1. 國際因素:
2. 國內因素:
綜合上述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央行認為全球景氣、通膨正處在回升道路上,但也同時面臨疫情尚未穩定、恐帶來長期傷害,所以主要經濟體仍需維持寬鬆貨幣、擴張財政政策,才能支持經濟穩定復甦,而台灣雖然為全球較佳的經濟體,台灣央行也將會跟隨主要央行保持寬鬆政策兩到三年,利率則保持歷史低點(例如:美國聯準會預計維持零利率至2023年)。
二、台灣央行略為上調經濟、下修通膨預期
1. 央行上調全年經濟,預期明年穩定成長
台灣央行上調2020全年GDP成長預測至1.6%(前1.52%),依舊看好下半年景氣復甦動能,明年則為3.28%,以下分為內需與外需分別解析:
2. 央行預估全年通膨向下,明年則緩步回升
台灣央行下修2020全年CPI、核心CPI預測分別至-0.2%(前0.01%)、0.24%(前0.36),明年則分別為 0.92%、0.62%。
由於全球景氣最壞狀況已過,主要經濟體都處在復甦道路上,但離疫情發生前產值需要修復時程久,各國仍會持續推出財政政策與保持貨幣寬鬆基調。而台灣央行預期自身台灣經濟穩健向上,同時全球資金湧入台灣,使台灣資金淹腳目,從定期存單發行利率、公債殖利率破底或定期存單未到期餘額節節攀升即可看出,因此台灣無降息必要,寬鬆政策維持時間則跟隨全球主要央行態度。
▌ 台灣央行按兵不動,對台幣、台股後市影響?
今年4月以來,我們便不斷強調台灣的兩大優勢,將吸引全球資金湧入:(1)台灣GDP增長優於全球、(2)台灣央行貨幣政策寬鬆力道遠不及其他國家央行,使台灣公債殖利率與他國差距大幅收窄,台幣資產吸引力提升,例如:美台十年期公債利差來到歷史低水平,因此海外資金才會不斷湧入台灣,推升台幣、台股雙雙走強至今。
現在,台灣央行對未來經濟預期穩定向上,而M平方觀察PMI「未完成訂單-客戶存貨」擴大,說明新訂單大增、客戶存貨位於低位,意謂著企業補庫存潛在動能強勁,也就是說對台灣經濟最重要的出口表現有望延續上升趨勢,因此未來台灣GDP增長依舊能優於全球。
而台灣央行利率宣布政策不變,對台幣、台股後續行情有什麼影響?完整解讀都在財經M平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