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百帝廣告董事總經理楊淑鈴,實在很難讓人將她與作風大膽前衛、勇於顛覆邏輯的廣告人聯想在一起。
蓄著俐落的短髮,穿著合宜的褲裝,氣質似學者般出落,光從外表上判斷,楊淑鈴和一般公務員並無二致,然而看起來溫和的她,卻是個標準急性子,說起話來快得讓人追不上。
楊淑鈴的個性就跟說話速度一樣快,總喜歡跑在別人前面,而她一路平穩的表現,也將其他人遠遠地拋在後頭。
七年前,楊淑鈴以救火隊之姿,入主虧損新台幣2000萬元的台灣百帝,由於她的全心投入,近幾年百帝廣告不但在業績上突飛猛進,在創意方面迭出佳作,產品的銷售成績更是屢創新高。
去年底,台灣百帝獲選全球百帝集團內最有創意的代理商,成為目前台灣廣告圈最受矚目的中小型國際廣告公司,而楊淑鈴也因此獲頒百帝集團最高榮譽「Best Manager獎」。
只要進去,就會變內行
縱橫台灣廣告業二十五年的楊淑鈴,做夢也沒想過自己會踏入廣告界,她形容純屬機緣巧合、誤打誤撞。
由於大四時協助台大心理系教授楊國樞為聯廣製作廣告效果調查的研究,台大心理系畢業後,楊淑鈴從工讀生被延攬至聯廣市調部門負責調查研究。
為了深入探尋廣告與調查間的關係,兩年後,楊淑鈴轉到清華廣告擔任企劃,包辦廣告操作上游至下游的一切作業,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由於她的務實認真,被客戶必治妥點名調升業務,至此,楊淑鈴也開始在廣告圈崢嶸露角。「就算是外行,只要進去了,就會變成內行,」楊淑鈴一直堅信。
「個性影響一個人的做事方法,」對於念書過程一路拿第一的楊淑鈴來說,認真,是她唯一的信念,提早完成,更是她一直以來的習慣。
在公司習慣以跑代步的楊淑鈴,不但事情做得快,日子也過得比人家快。楊淑鈴每天做的工作,幾乎都是未來幾天的進度,如果下星期必須提案,她通常會趕在這個星期內提早完成。
即使做得比別人快,但為了提供客戶最好的服務,楊淑鈴卻永遠有加不完的班,就連假日也無法喘一口氣,「個性讓我無法放鬆,事情沒做完,在電影院簡直如坐針氈,一刻也坐不住。」只是,與一般廣告人不同,楊淑鈴雖然長期加班,卻從不熬夜。
楊淑鈴的認真務實,以及平穩的表現,讓長官放心,客戶信賴,也讓她在廣告領域一路平步青雲。
三年後,在聯中廣告(台灣麥肯前身)總經理鄭炳耀以國際化為由力邀下,楊淑鈴進入聯中廣告擔任業務處長,負責嬌生、可口可樂及雀巢等一級外商客戶。那時的楊淑鈴,壓力大得不得了,她猶記當時一次得面對六位經驗豐富的嬌生產品經理,每次只要電梯一開,四分五裂的感覺全湧上來。「每個人都抓著你不放,感覺事情好像永遠做不完,」楊淑鈴說。
晉升為主管的楊淑鈴,對於組織規劃也有她自己的一套作法,「我會利用便利貼來盯進度,想到什麼我就貼,就連老闆也不放過。」她笑著表示,直到現在,以前的同事聚會時,還會有人記憶深刻,「以前只要上完廁所回來,Ann(楊淑鈴的英文名)就會在我的桌面上貼滿條子。」
楊淑鈴猶記有一年放四天春假,她第三天就回公司加班,理性告訴她休完假回來的效率最好,因此她在每一位員工桌前開了工作卡,幫他們將工作提前,以後就用不著加班。沒想到第二天上班,有一位創意總監氣沖沖地告訴她,「剛放完假,輕鬆一點不行嗎?」
面對反彈聲浪,楊淑鈴學會容忍與她不同的做事方法。喜歡走在別人前面的她承認,受不了等一下再說的做事態度,著實讓她無法喘息,但是現在她已經不會要求所有人都得按照她的模式執行。「雖然我站在提醒幫助他們的立場,但他們真的會不舒服,做事方法有很多種,未必我永遠是對的,」楊淑鈴性格中理想而執拗的一面,已經轉為包容。
辛不辛苦,看個性
1988年是楊淑鈴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捩點。長期接觸外商客戶的楊淑鈴,深感語言的重要,再加上工作壓力,及擔心女兒的成長,心一橫,毅然決然地辭職,申請到東西文化獎學金後,就拎著女兒飛抵夏威夷大學攻讀傳播碩士。「我們是一人留學,兩人受益,」說完留學生活的充實,楊淑鈴又忙著補充替女兒從小打好英文基礎。
結束兩年的學生生涯,楊淑鈴又回到麥肯,重覆廣告人日復一日的加班夢魘。這一刻,她動了離開廣告圈的念頭,在台灣嬌生總經理張振亞的引薦下,楊淑鈴進入與廣告業截然不同的飛達旅運工作。「誤打誤撞就可以過得很好,我就不信在其他行業無法生存,」楊淑鈴是一個很單純的人,一旦決定做一件事就會全力以赴。
楊淑鈴後來發現,辛不辛苦並非工作性質所能決定,而是個性的宿命。為了爭取旅行社少之又少的行銷預算,她找了台灣全省的英文補習班合作促銷新加坡兒童夏令營,不同於廣告公司坐在辦公室忙碌,楊淑鈴每天頂著烈陽,用帆布袋背著沈重的資料,走遍全省與家長對談,辛苦程度不在話下。
三年後重返廣告圈,楊淑鈴選擇不同於以往外商訓練的意識形態廣告公司。
沒有外商公司繁雜的文書作業,意識形態要員工將大部分時間拿來討論策略和創意。十二點才開始正式作業的習慣,也讓每天固定七點上班的楊淑鈴,不得不按捺等到九點鐘再出門。「到意識形態那一段時間,是我一輩子書和電影看最多的日子,也讓我學會包容不同的作業風格,」楊淑鈴常跟意識形態董事長鄭松茂提及,她在意識形態,學習的成分高,貢獻卻不成比例。
在鄭松茂的鼓勵下,1995年,楊淑鈴一肩扛下台灣百帝。為了讓百帝每一位客戶都能得到最周到的服務,楊淑鈴大刀一揮,將原有的十八個客戶砍掉一半;為了補強自己在策略推演的不足,她在1999年找來擅長品牌操作策略的總經理黃國燦,「我們是互補的伙伴,既有外商的操作模式,又有本土的策略思考。」
近年來百帝爭取到很多具本土指標意味的客戶,也製作出一連串成功的行銷案例,不過,最令楊淑鈴驕傲的是,百帝達成協助客戶產品銷售的目標,「把客戶的東西做到最好,是我們永遠的堅持。」握著新航、復興航空、安佳奶粉、中華汽車、數位聯合等客戶,百帝未來的演出,相當令人期待。
從實習生到一家廣告公司的專業經理人,二十五年的廣告界磨練,腳踏實地的楊淑鈴一路走來,不讓鬚眉。全力投入的個性至今沒變,不過,除了追求外在工作成就外,現在的楊淑鈴也懂得盡情享受生命中的豐富。「我現在很幸福,會嘗試運用各種方式,讓自己過得更好,」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