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王品台塑牛排董事長戴勝益是個企業家,還不如封他為生活哲學家來得貼切。
戴勝益跟一般印象中的董事長很不一樣,沒有交際應酬,用不著批公文,也懶得到處巡視,一個月裡有半個月在放假,而且不上班所做的事,卻永遠比上班時來得多。
問他在忙什麼?他扳著手指、煞有其事地回想,「我每天忙著走路、爬山、看雲海、等著楓葉從樹椏上飄落……,」彷彿接觸大自然、享受生活才是他的正職。
無怪王品台塑牛排副董事長陳正輝笑著說,「想見董事長一面,非得等到星期五的『中常會』不可。」
三十年內開一萬家店
雖然戴勝益狀似整天閒閒沒事做,王品台塑牛排的業績卻扶搖直上。不但已在台灣擁有十四家分店,而且從1993年創業至今,每年皆能保持20%以上的高成長率,甚至還一度達到新台幣12億元的營業額。
去年餐飲業遭逢不景氣,平均營業額降幅達30%,但王品台塑牛排卻由於控制成本奏效,尚能維持8億元營業額的水準,甚至還在去年8月達成無債經營。「去年餐飲業一片慘綠,只有王品台塑牛排賺錢,」大成集團總經理韓家寅表示。
去年王品台塑牛排也極力拓展餐飲版圖,除了跨足中價位西堤牛排的經營,也渡海到美國比佛利山莊,賣迎合美國人口味的丁骨牛排,成為台灣第一家以西餐搶攻美國市場的中小企業。「美國人開牛排館要一年半才能打平,我們才四個月就達到損益平衡,」這樣的成功,讓戴勝益立下三十年在全球開設一萬家餐廳的宏願。
「我只要講故事、領導大方向,他們就會做得很好,」現在的戴勝益,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用來思考公司未來的策略,完全不插手管理上的瑣事。陳正輝解釋,由於公司各部門都已步上軌道,並能獨立作業,戴勝益也樂此充分授權。
堅持市場區隔,一戰成名
求學時的不慎,造成戴勝益左耳失聰,有些人在他左邊說話,他沒能即時反應,因而帶來一些人際困擾,也因為如此,讓他從小就立志成為能決定自己位置的創業者。
寬厚的身材,爽朗的笑聲,幽默的談吐,是戴勝益的正字標記。四十二年次的他,大學畢業後就接掌三勝製帽,擔任副總經理,三十九歲那年,他不顧父親的反對,放棄家族企業的經營,決定出來自立門戶。
身無分文的他,不肯向家裡拿錢,只好向親朋好友借貸周轉,再加上標會及小額信用貸款才湊足創業基金。起初,戴勝益將事業重心擺在以騎駝鳥為號召的遊樂園,雖然第一年盛況空前,然而新鮮感盡失,人數也隨之驟減。沒想到,一次因緣際會的台塑招待所聚餐,讓喜歡美食、也懂得吃的戴勝益從經營遊樂園轉戰餐飲業。
「我要創造一種吃的環境,讓顧客覺得用餐是一種愉悅,而不是冒險,」憑著這樣的初衷,再加上市場區隔的特殊信念,讓王品台塑牛排一戰成名,戴勝益也在1999年獲頒第二十一屆青年創業楷模,成為餐飲創業中唯一的獲獎者。
區隔市場哲學,是王品台塑牛排能夠成功的重要關鍵。
別人都賣帶血的牛排,王品台塑偏要賣符合中國人飲食要求的全熟牛排;別人壓低價位尋求顧客支持,王品台塑偏要以一客新台幣1000元賣給金字塔頂端的顧客;別人要讓顧客滿意就好,王品偏要加上一點點,讓顧客能夠感動。
戴勝益比喻,如果走在同一條鐵軌上,後班火車絕對無法超越前一班,「我喜歡跟人家做不一樣的事,」戴勝益說。
經過遊樂事業及餐飲業的多方試煉,戴勝益決定改變經營模式,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由於遊樂文化事業賣的是新鮮感,無法永續經營,於是戴勝益在前年收掉了頗負盛名的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也不做業外投資,聚焦經營餐飲業,「除了餐飲業,這輩子我什麼都不碰。」
企業經營取法大自然
戴勝益的領導風格很特別。為了訓練部屬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凡事只點到為止,他尤其喜歡以大自然或生活瑣事為題,套用在企業運作。
每週一次的中常會,就是戴勝益的說故事時間,他發給十二位高階主管的書面資料,80%與公司內部檢討無關,全是自己的體會與感受。
例如去年12月底,戴勝益以蚯蚓為求生存必須勇於切斷身體為例,鼓勵高階幹部獨立出來成立事業部,有別於約定俗成的「組織架構重組」,戴勝益別具匠心取名為「醒獅團計畫」。
陳正輝指出,戴勝益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大自然現象或生活小細節,並將他獨特的看法,引伸套用在企業中。
這些體會與認知,完全源自戴勝益從不停止對大自然的學習。
他認為,無論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種現象,都能帶給他啟發、頓悟和快樂,「我隨時向大自然學習,因為它是永恆不變的。」
戴勝益最喜歡在爬山時思考人生哲學及公司策略,特別是在山的制高點上,他的靈感總會不斷湧現。
戴勝益只要一逮到空檔,就會禁不起誘惑拚命往山裡鑽,平常日子,家住台中的他喜歡在晨間爬大坑山;週休假日,則選擇和家人走訪台灣美不勝收的高山名景。「別人是固定到醫院換血,我是要到山上換空氣,」戴勝益仍是一派的幽默。
戴勝益尤其對位處南投與花蓮交界的合歡山情有獨鍾。自從兩年多前初次登上合歡山主峰的那一刻,戴勝益就被它撼動了,平均每隔一個月,都要來報到一、兩次,「那是我見過雲海跟落日最美的地方,」他一臉陶醉地形容。
台灣小瑞士——合歡山
從台中驅車經埔里到霧社,轉進蜿蜒山路,眼睛所及,盡是深深淺淺的綠,陽光大片地映照,也將整座山的綠,塗抹得更濃密深鬱了。
趕在寒流未過境時上山,只為親睹山頭上那片來不及融化的白雪,怎奈天氣雖轉寒,卻不至於下雪。「初雪驟降時,皚皚白雪總會占據整個山頭,」三天前才來過的戴勝益,指著遠方說。不過,素有台灣小瑞士之稱的合歡山,儘管沒有湛新的白雪,山綠、天青,景色依舊暢意無限。
約莫四十分鐘,車子開進半山腰的清境農場,著名的「香格里拉空中花園」就在眼前。
戴勝益特別喜歡香格里拉溫馨的氣氛,因為每個休憩角落的安排,處處流洩著歐式風情,他說,每次來合歡山,非香格里拉不住,「要是沒有空房間,我們就不來了。」
香格里拉是清境地區生意最好的民宿。職業軍人退役的羅介鴻,憑著年輕時的熱情與夢想,買下地,到合歡山腰蓋歐式城堡,把民宿當成事業經營,不但辦起活動帶領遊客尋訪清境,也用心營造特別的山間氣氛。「以前只要降下初雪,人稱大羅的羅介鴻會鏟雪鋪在枕木階梯兩旁,讓遊客醒來就能感受降雪的興奮,」戴太太讚美著。
從香格里拉的陽台望出去,是壯闊綿延的山巒,只有在白雲纏繞之際,顯現一點溫柔。戴勝益一家四人,喝杯奶茶、配著手工製餅乾小憩,只要沒事,他們可以在這待上一下午。
也由於話題投機,羅介鴻跟戴勝益在這幾年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常常分享彼此的經營理念與人生哲學。總是忙裡忙外的羅介鴻,對戴勝益相當推崇,「做餐飲是件很累人的事,但他卻永遠那麼閒。」
車行上山,取代山下闊葉植物的,是台灣難得的高山鐵衫、白枯木等針葉林,風口的左側,從山頭到山谷長滿了箭竹,織就大地一張黃綠色毛衣。
車子停靠的第一站,是設置太魯閣國家公園界碑、原名南合歡山的昆陽。戴勝益每次上山,都會在這稍事停留,回眺公路景觀,俯看合歡群山,遠望黑色奇萊山及南湖大山。「這邊四季都美,春天看鳥;夏天看杜鵑;秋天看楓;冬天看雪,」儘管已為四度低溫,戴勝益仍顧盼自得。一旁的戴太太補充,每次上山都有不同景致,這一次,在遠山白雲的環繞下,晴天朗朗的景致,更顯得乾境清爽。
臨走前,戴勝益總不忘跟施姓夫婦買幾支玉米解饞,順便話家常。一年前,世居埔里的施姓夫婦開始到合歡山頂做生意,攤販車後面的小貨車,就是他們的家,「我們夏天吹合歡牌冷氣,冬天下面鋪十公斤墊被,上面蓋十二公斤棉被,有時還會熱得冒汗,」擁有阿美族血統的施太太說。
專程趕來送一場夕陽餘輝
經過台灣公路海拔最高點——武嶺後,急轉直下,往松雪樓奔去。沒見著雪,卻在武嶺與合歡山間的風口處,無意間驚見由瀑布凍結成冰柱的冰瀑奇景,短暫的冬陽,更照得冰霜晶瑩剔透。戴勝益國小六年級的小女兒拾起斷落的冰柱,在手中把玩,童心未泯的戴勝益,也用雙手撫摸融化中的冰,瞬間往臉頰貼近,然後直打哆嗦地喊著,「好冰!」
松雪樓,也是戴勝益必到的登高眺遠之地。雲海從遠處的山脈,流動如水,但濃稠如汁,以牛奶的顏色,以白紗的柔軟,淹沒大大小小的山脈,向著四方蔓流著。「只要到了高山上,不知道為什麼,身體的氣流就特別容易與大自然產生共融效應,思緒也會源源而來,」戴勝益某些幽微的靈感彷彿又再度被觸動。
為了趕在日落前登上合歡山主峰,顧不得手腳已被凍僵,飛也似地往回頭開,就在武嶺附近登山口,越過一條上坡的小徑,只消二、三十分鐘,就可抵達海拔三千四百一十六公尺的合歡山主峰,輕鬆登上一座百岳。
登上山頂再俯瞰,茫茫渺渺的雲煙一步步蔓延,不論是奇萊山、南湖大山,還是石門山,全都像是雪白波濤中的暗綠色小島。天空的紅霞依舊堆砌著,不一會兒,眼睜睜看著太陽沈進雲海底,雲海仍泛著七彩的顏色,片面餘輝從裡面透出來,然後,瞬間轉暗。
「這是我的聖山,死後我要將骨灰灑在合歡山主峰,要天天待在這裡看夕陽,」耳畔呼嘯的是風,寒冷的氣息自心臟泛向全身,溫度計指針在幾秒內,由兩度直線下降到零下兩度,專程趕來送一場夕陽餘輝的戴勝益,邊搓手取暖邊說。
晚餐後,一陣悠揚的樂聲飄盪在香格里拉的每個角落,「這麼美的情境,就是少了點樂聲,」戴勝益說。原來,講究氣氛情調的他聘請一位小提琴手上山,用樂聲烘托清境靜又深的冬夜,剎時,香格里拉果真如其名般,將城市繁瑣的塵囂隔絕在外。
可以溫柔,也可以勇敢
戴勝益自剖擁有兩極化的個性,不但極端浪漫,也極端的理性。
台大中文系畢業的他,骨子裡總不難發現文人敏感的特質,身邊許多旁人認為再平凡不過的事,都可以讓他思考半天。他可以因為不忍大坑山上的狗挨餓,改變一天行程,只為了送狗食給牠吃;他也可以為了停下跟新竹車站阿婆買玉蘭花,耽誤火車,浪費一張預購的火車票。
因此,在王品企業文化的營造過程中,戴勝益秉持以人性化為出發點,將同仁當家人,把客人當恩人。
既然把同仁當家人,員工福利自然好得沒話說。王品台塑不但薪資高出同業兩成,每家直營連鎖店長也享有股利,該店營業收入15%更歸該店同仁所有,而且還有孕婦工作減量條款及安心基金會等福利,優渥的福利與待遇,讓員工甘心為公司效力,八百三十二個員工的流動率還不到5%。
「他是個很感性的人,常出奇不意從生活或相處細節中給你驚喜和感動,」陳正輝表示,只要同仁生病住院或一級主管的生日,戴勝益親筆的卡片總是比別人早一步先送到,將整個王品台塑營造得像一個大家庭。
但是平時對生活感性的戴勝益,對於制度的執行,卻是苛刻至極,甚至於毫不留情。王品台塑的員工都知道,就算接受廠商招待吃一碗牛肉麵,也會被開除。另外,中層以上主管親戚不得進公司任職或有業務往來的非親條款,戴勝益更是以身作則,「就連王品台塑的帽子都不給家族企業三勝製帽接單,」一位長期接送戴家人往來機場的林姓司機說。
「雖然我一向悲天憫人,卻非常理智,我不會讓自己成為李後主,」戴勝益指出,對一般人來說,理性與感性很難拿捏,但他的左右腦同樣發達,可以溫柔,也可以勇敢。
95%用來思考,5%用來走一萬步
戴勝益為領導者做了一個絕佳的示範。對戴勝益而言,一位有智慧的領導者必須將自己放空,才能專心思考公司的大方向。
戴勝益透露,創業時期的他,也曾經整天累得像條狗,每天工作超過十六小時,不過,兩年前讀了《生活簡單就是享受》後,辭退司機,變賣BMW,開始過起遊山玩水的簡約生活,每天的生活就是《腦內思考》中的六字箴言,飲食、運動和冥想。
平均五分鐘就能告訴你一套戴氏哲理的戴勝益,總習慣在城市裡將高海拔所觸發的靈感整理條列,反覆思索套用。他指出,創業後從未遇到挫折,完全得力於自己都能早一步想到,事先預防。
戴勝益一個星期有三天待在台北,特別喜歡繞著國父紀念館外牆來回走路,除了思考外,也為了自己每天走一萬步的目標而努力,「一般人總將成功視為優先,而我的人生順序卻是健康、快樂、成功,」他認為,沒有健康和快樂,怎麼可能擁有成功。
「他的力氣有95%用在腦力,5%用在體力,但體力指的是每天要走一萬步,」羅介鴻總是這樣形容戴勝益。
有人說,喝茶、看報是主管應該做的事,戴勝益卻認為這樣的方式過於消極,他建議「應該學我多爬爬山、接觸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