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社企之星選拔,共吸引45家社會企業參賽,議題聚焦在農產品生產銷售、環保減塑及學童教育、地方創生、協助弱勢就業等面向。本屆潛力組有兩家勝出、社企之星有三家出線,他們獲獎原因為何?
有理想和使命的社會企業不用苦哈哈,了解市場,產品定位清楚,其實,公益和盈餘可以兼得!2020年第三屆《遠見》社企之星競賽,在4月初的決選後,由五家典範社會企業脫穎而出,「在社會性與企業性之間取得平衡」則為此次的共通特色。
今年選拔,共吸引45家社會企業參賽,包括社企之星組26家,潛力組19家。而初選共有10家社企入圍,經評審團面談後,潛力組獲獎有2家,分別是鉅田潔淨技術公司和粨種人食品。社企之星組分別由仁舟淨塑、茶籽堂和習元國際教育出線。
《遠見》審核企業社會責任競賽資格,多年來都以報名企業的價值主張、組織治理、目標市場、財務模式、社會影響力等八大面向的表現,作為審核基準。今年,從眾多書面報名資料中,先初選10家入圍企業,包括潛力組(成立不到三年)4家,和社企之星組(成立逾三年)6家。
今年參賽團隊關切的社會問題,大致鎖定在農產品生產銷售、環保減塑,以及學童教育、地方創生、協助弱勢就業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