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來到以色列博物館,這座「聖城」值得你一看!

美麗與哀愁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3-05

瀏覽數 56,600+

時報出版提供
時報出版提供

編按:
大家前往以色列博物館主要還是為了看《死海古卷》。更進一步說,來到耶路撒冷的遊客,又有幾個人想參觀博物館呢?眼前這座只有一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舊城,這座「聖城」,才是他們真正想看的。(本文摘自《超級導覽員趣說博物館2》一書,以下為摘文。)

只剩下一面西牆的「第二聖殿」

除了《死海古卷》,以色列博物館還有一件大型展品非常值得一看,那就是西元1世紀的耶路撒冷古城模型。

這個按照1比50的比例微縮而成的模型占地很大,站在這個巨大的模型前面,將能清楚檢視猶太人「第二聖殿」原貌。

以色列博物館中的「第二聖殿」模型。

以色列博物館中的「第二聖殿」模型。

對猶太人來說,「第二聖殿」為什麼如此重要?這得從很早以前摩西率領猶太人出走埃及開始說起。

有人說,如果猶太教有創始者的話,應該就是摩西了。當初他帶領猶太人走出埃及,上帝親手在石板上寫下了十條規定,並把石板交給摩西,這就是著名的「十誡」。這十條戒律則是上帝和人類之間的十條約定,我們才把早期的《聖經》稱為《舊約》。為了放置寫有十誡的石板,摩西按照上帝的指示,製作了有名的約櫃,由祭司抬著。

時光流轉,按照《聖經》記載,大約在西元前1千年左右,大衛王把約櫃帶到了耶路撒冷。大衛王是猶太人的重要君主之一,他統治的時代也是猶太人歷史上的全盛時期,那時猶太人的王國非常強大。大衛王在世時就想興建一座聖殿來存放神聖的約櫃,但受到先知的阻攔,等到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在位時,聖殿才興建起來。在猶太人的歷史中,這個聖殿被稱作「第一聖殿」,神祕的約櫃就藏在裡面,只有最高級別的祭司才能進入。

等到西元前597年到前538年,古巴比倫兩次入侵耶路撒冷,摧毀聖殿不說,約櫃也不知所蹤。古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把猶太王國的大批人民、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員都擄回了巴比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後來,波斯帝國崛起,滅掉了古巴比倫,猶太人得以返回故鄉重建聖殿,而這座重建的聖殿,就是「第二聖殿」。

再後來,羅馬帝國占領了耶路撒冷,施行暴政。猶太人在西元70年曾經發動起義,意圖反抗,但很快就被羅馬軍隊鎮壓。為了懲罰猶太人,羅馬人一把火焚毀了第二聖殿,只剩一面西牆遺留下來。這面牆就是今天全世界猶太人時刻記掛著的「哭牆」,每一個來到這裡的猶太人都必須默默哭泣,頌念經文,禱告。而從那時直到眼下的每一年、每一天,都有大量猶太教徒在哭牆前禱告,非常壯觀。

除了古城模型和《死海古卷》,以色列博物館的考古館也十分值得一看。藏品涵蓋了巴勒斯坦幾乎每一個歷史階段,從古埃及的石碑到古希臘的陶罐,應有盡有。

不過,大家前往以色列博物館主要還是為了看《死海古卷》。更進一步說,來到耶路撒冷的遊客,又有幾個人想參觀博物館呢?眼前這座只有一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舊城,這座聖城,才是他們真正想看的。

無論你對三大宗教之間的恩恩怨怨抱持何種觀點和態度,有一點可以肯定——幾千年的爭論和戰爭沒有發揮什麼作用,聖城仍然苦難重重。面對爭議,對抗永遠都不是好辦法,也許還是流行於耶路撒冷的那句諺語最能解決問題:「自己想活著,也要讓別人活著。」

《超級導覽員趣說博物館2》一書,河森堡著,時報出版。

《超級導覽員趣說博物館2》一書,河森堡著,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數位專題

用旅人的腳步,朗讀永續的台中

台中,這座城市的轉型不僅是建設,更是對未來的深刻承諾。從每個細節中,向全球旅人展現永續理念與城市發展的無縫融合。每一步的探索,不僅是與自然的對話,更是對永續未來的堅定信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