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接受自己的怪!「美女救贖怪物」的戲碼,一直存在我們心中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2-24

瀏覽數 12,45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編按:遍及挪威、瑞典、俄羅斯,以至印度與中國等地的神話中,我們都能找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故事:美女救贖怪物。經歷了2000多年的歲月,美女救贖怪物的戲碼歷久不衰,這究竟如馮.法蘭茲言,怎樣讓我們了解集體心靈所經歷的歷程呢?(本文摘自《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一書,以下為摘文。)

被譽為榮格承繼者的分析心理學權威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曾說:「童話是集體無意識心靈歷程中,最純粹且精簡的表現方式,因此在無意識的科學驗證工作中,童話的價值遠超過其他的素材;童話以最簡單、最坦誠開放且最簡練的形式代表原型。在此一純粹的形式中,原型意象提供我們最佳的線索,以了解集體心靈所經歷的歷程。」

無論是2世紀阿普留斯(Lucius Apuleius,約124-約189)在《金驢記》寫下「丘比特與賽姬」的故事,還是在遍及挪威、瑞典、俄羅斯,以至印度與中國等地的神話中,我們都能找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故事:美女救贖怪物。

經歷了2000多年的歲月,美女救贖怪物的戲碼歷久不衰,這究竟如馮.法蘭茲言,怎樣讓我們了解集體心靈所經歷的歷程呢?

美女救贖怪物都有一個基本套路:首先,怪物總住在遠離日常的異地。哪怕是位於森林深處的城堡,還是如骷髏島一般迷失在地圖上的孤島,美女要遇上怪物,她必須先意外離開她現居的文明世界,而「闖入」怪物生活的異域。接著,美女與怪物相遇,經歷恐懼、拒絕、逃避等多種情緒;最後,美女打破對怪物的恐懼和重新認識了怪物,並在怪物身上找到樂趣、愉悅。

在異域之中,美女與怪物學會了相處,哪怕相處不一定融洽,但總是滿有興奮與刺激。他們日久生「情」,這「情」並不一定是愛情,而是一種連結,而這連結也將怪物跟隨美女回到現實的文明世界,並與之衝突,同時也是故事的高潮。怪物與文明世界接觸,經歷暴力與壓制,最終或會變成王子,又或給王子取代,而結局還是回到王子與美女相擁的情景。

「美女救贖怪物,怪物成為王子」的故事情節,或許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成長經歷。怪物,不是外在的獸,而是我們的獸性,我們像美女一般,有時誤打誤撞進入了潛意識與獸性快樂相處(例如在夢中),但一旦獸性與文明接觸,我們與獸性之間以快樂原則為本的連結就要破裂。

文明要求我們的心靈壓抑獸性,就像金剛從帝國大廈的高處掉下,掉到無止盡的深處一般。最終,在高樓上出現的完美男子與美女相擁,以達至所謂的圓滿。其實,美女是我,怪物也是我。怪物之所以要血淋淋的消失,只因為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怪。

本文節錄自:《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99個故事,99種生活態度》一書, 米哈著,P.PLUS LIMITED 出版。

本文節錄自:《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99個故事,99種生活態度》一書, 米哈著,P.PLUS LIMITED 出版。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